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民间场 > 第二百三十一话 镜影迷宫

第二百三十一话 镜影迷宫(1 / 2)

此番二人游历至江南水乡,于一处名为“秀州”的古雅城镇暂歇。秀州有湖,名曰“鉴心”,湖水澄澈,沿岸多植垂柳,景致宜人。然近日,鉴心湖底却出了一桩怪事。

湖底有古墓,据传是南北朝时期一位笃信道教、痴迷方术的贵族的沉水之冢。几日前,一伙水性极佳的盗墓贼潜入湖底,意图探寻墓中珍宝。不料仅一人侥幸生还,且神智昏乱,终日蜷缩角落,见人便惊恐万状,嘶吼着“镜子里……镜子里有鬼!好多我!他们要抓我进去!”其余同伙,皆消失于湖底古墓,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公子,那生还者身上,缠绕着一股极其混乱、扭曲的‘镜像’气息,”阿翎凝神感知,面露忧色,“并非寻常水鬼或尸气,倒像是……他的魂魄被某种力量复制、割裂,甚至与他自身的倒影产生了纠缠,心神彻底迷失在了虚实之间。”

宁瑜指尖灵力微动,捕捉着空气中残留的那丝诡异波动,沉吟道:“镜中藏鬼,复制魂魄……此非寻常墓葬机关,亦非幻术迷阵。若我所料不差,此墓之中,恐有‘虚妄水镜’ 之局!乃是以特殊法器或阵法,扭曲光线与灵机,制造出能映射、复制甚至囚禁生灵魂魄倒影的诡异空间。入阵者,直面万千己身之倒影,心神稍有不坚,便会被镜像吞噬,永堕虚妄之境。”

那疯癫的盗墓贼已无法提供更多线索,宁瑜与阿翎便寻访当地熟知水性的老渔夫。老渔夫谈及鉴心湖底,亦是讳莫如深:“那日那伙人下去后,这几夜,月明之时,湖面竟会映出一些模模糊糊、不像本物的倒影,有时是亭台楼阁,有时是……是走动的人影!可湖面上明明空空如也啊!”

事态诡异,宁瑜与阿翎决定亲自潜入湖底,一探究竟。他们备好避水符箓,于月色朦胧之夜,来到鉴心湖畔。

湖面平静如镜,倒映着天上弦月与岸边柳影,看似并无异常。然而,当宁瑜与阿翎运足目力,仔细看去时,赫然发现,那月影、柳影之中,似乎真的掺杂了一些不该存在的、扭曲晃动的建筑虚影和模糊人形!

“公子,湖面的倒影……不对劲,”阿翎低声道,“它们并非完全静止,而是在缓慢变化,像是……活着的影子世界。”

宁瑜点头,神色凝重:“看来那‘虚妄水镜’之力,已能影响湖面倒影,其范围在扩大。必须尽快下去,找到源头,将其破除。”

二人不再犹豫,激发避水符,纵身跃入湖中。湖水冰凉,符箓光芒形成一个无形气罩,将湖水排开。他们向下潜去,越往深处,光线越暗,水压也逐渐增大。寻常人至此,早已目不能视,但宁瑜与阿翎皆非常人,夜视如昼。

下潜约十数丈,湖底景象渐渐清晰。只见淤泥水草之间,赫然矗立着一座以巨大青石垒成的、规模不小的水下墓穴!墓穴入口是一道巨大的、雕刻着繁复云纹与异兽图案的石门,石门并未完全关闭,露出一道缝隙,想必是之前盗墓贼所为。而那股混乱、扭曲的“镜像”气息,正从门缝中源源不断地散发出来,甚至影响了周围的水流,使得光线经过时都产生诡异的折射。

“小心,门后便是镜影迷宫之核心。”宁瑜传音提醒,当先游入石门。

石门之后,并非预想中的幽暗墓道,而是一片令人瞠目结舌的奇异空间!

这里仿佛没有水的存在,或者说,水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排开了。空间广阔,上下左右皆是由无数面光滑如镜、大小不一的铜镜或类似材质构成的墙壁!这些镜面相互折射、映照,形成了一座无穷无尽、光怪陆离的镜之迷宫!

每一面镜子里,都映照出宁瑜和阿翎的身影,但那些影像并非完全同步,有的滞后,有的超前,有的扭曲,有的甚至呈现出他们不同年龄、不同情绪、甚至不同可能性的模样!微笑的、愤怒的、悲伤的、苍老的、年幼的……无数个“宁瑜”和“阿翎”在镜中盯着他们,眼神或空洞,或诡异,或贪婪。

更令人心悸的是,一些镜中的“影像”,似乎拥有一定的自主性!它们会模仿本体的动作,但幅度更大,表情更夸张,甚至会对本体做出挑衅、恐吓的手势!空气中弥漫着无数细碎的低语、回声,都是他们自己的声音在重复、扭曲、交织,扰人心神。

“公子,这些镜子……在吸收我们的‘信息’,复制我们的‘存在’!”阿翎感到自身的灵力、气息,甚至念头,都在被无数镜面贪婪地摄取、分析、复制。她尝试用清辉照耀,却发现清辉也被镜面反射、折射,反而使得迷宫内的光影更加混乱,那些镜中影像在清辉照耀下,似乎变得更加“活跃”了!

“凝神静气,守住本我灵台!”宁瑜低喝,金光咒自行运转,璀璨金光护住周身,试图隔绝镜面的窥探和复制。然而,那镜影迷宫的力量极为诡异,金光虽能抵挡部分侵蚀,却无法完全阻隔那种无孔不入的“映射”与“复制”之力。他感到自己的记忆碎片似乎都在被翻动,各种杂念丛生。

两人尝试在迷宫中移动,寻找出路或核心。但这迷宫仿佛活物,镜墙随时可能移动、翻转,前路瞬息万变。他们走了许久,却似乎一直在原地打转,周围的镜影越来越多,越来越诡异。甚至开始出现一些并非他们自身的、穿着古代服饰的模糊人影在镜中闪过,那是之前被困于此的盗墓贼或其他不幸者的残存倒影!

突然,前方一面巨大的镜墙中,一个与宁瑜一模一样的“影像”猛地伸出手,竟似乎要穿透镜面,抓向宁瑜!那“影像”脸上带着狞笑,眼神冰冷充满恶意!

宁瑜反应极快,桃木剑瞬间刺出,纯阳真火燃烧!

嗤!

桃木剑刺中镜面,却如同刺入水中,镜面荡漾起涟漪,那“影像”的手掌与剑尖接触,竟发出一声凄厉的尖啸,缩了回去,镜面也恢复平静。

“这些镜影……并非完全虚幻!它们具备一定的实体攻击能力!”宁瑜面色微变。

话音刚落,四周无数的镜面中,成千上万个“宁瑜”和“阿翎”的影像,同时做出了攻击的姿态!它们或拳打脚踢,或模拟法术,虽然威力远不及本体,但那铺天盖地的声势和诡异的攻击方式,足以让人心神崩溃!

无数道或真或假的攻击从四面八方袭来!有实体的拳影、爪风,有模仿金光咒的暗淡光芒,有模仿清辉的扭曲光带,更有直接针对魂魄的、充满恶意的精神冲击!

宁瑜与阿翎背靠背,全力应对。宁瑜桃木剑舞得密不透风,纯阳真火灼烧着靠近的实体攻击;阿翎清辉绽放,净化那些精神冲击和扭曲能量。但镜影的攻击无穷无尽,且它们似乎能共享信息,学习本体的战斗方式,攻击愈发刁钻。

更麻烦的是,宁瑜和阿翎感到自身的灵力、体力乃至精神,都在被这迷宫持续地汲取、复制!而那些镜中影像,却在攻击中变得越来越凝实,越来越强大!

“公子,这样下去不行!”阿翎喘息道,她的清辉在无数扭曲镜像的干扰下,范围不断缩小,“它们在学习我们,复制我们!我们越反抗,它们就越强!这迷宫……仿佛在以其为食!”

宁瑜心念电转。这镜影迷宫的核心,在于“映射”与“复制”。它本身并无固定形态,其力量源于闯入者自身。闯入者越是展现强大的力量、鲜明的情感、复杂的思维,就越容易被复制,迷宫也就越强大。寻常的对抗,正中其下怀。

“或许……我们不该抗拒,而应融入?”一个念头闪过宁瑜脑海,“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夫唯不争,故无尤。这迷宫喜动厌静,喜实厌虚。我们若将自身存在感降至最低,如同虚空,如同静水,它还能复制什么?”

“阿翎!”宁瑜传音,语速极快,“收敛所有力量波动,封闭自身灵机外泄!将心神沉入最深的入定状态,观想自身化为虚无,化为这镜迷宫的一部分,不再提供任何‘差异’与‘信息’给它!”

阿翎虽觉此法冒险,但眼下别无他法,立刻依言而行。她闭上双眼,灵鹤血脉中关于“空灵”、“无我”的传承意境自然流转,周身气息瞬间变得若有若无,仿佛化作了一缕青烟,一滴露水,与周围混乱的镜光融为一体。

宁瑜同样如此。他散去金光咒,停止一切灵力运转,将识海中所有念头压下,观想自身化为一面空白的镜子,不映外物,不存内景。他的气息、心跳、甚至生命波动都降至微不可察的地步。

刹那间,原本因他们激烈反抗而“活跃”无比的镜影迷宫,突然像是失去了目标。那些攻击的镜影动作变得迟疑、混乱,它们失去了清晰的复制模板。镜中的无数“宁瑜”和“阿翎”开始变得模糊、透明,最终如同泡沫般消散。四周那些充满恶意的低语和回声也渐渐平息。

迷宫陷入了短暂的“寂静”。只有那些古老的、属于之前被困者的残存倒影,还在一些镜面中茫然地游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