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民间场 > 第二百二十三话 九子鬼母棺

第二百二十三话 九子鬼母棺(2 / 2)

宁瑜和阿翎的压力陡增!金光屏障在无数鬼手的冲击和鬼母本体的猛攻下剧烈波动,眼看就要破碎!那魔音贯脑般的悲泣与啼哭,更是让两人心神摇曳,灵力运转都变得滞涩。

“这样下去不行!”宁瑜心知,必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化解鬼母那核心的执念!否则,即便救下所有婴灵,这因极致痛苦而疯狂的鬼母,依旧会为祸人间!

可是,如何化解一个积累了数百年、已然扭曲的丧子之痛?

他的目光落在了那具打开的主棺上。或许……答案就在那里?

他一边奋力抵挡攻击,一边对阿翎喊道:“阿翎!尝试沟通她!告诉她,强留这些婴灵,只会让它们和她一样痛苦!放手,让它们往生,才是真正的母爱!”

阿翎闻言,立刻明白了宁瑜的意图。她不再仅仅是用清辉净化,而是将灵鹤族那沟通万物、安抚心灵的天赋发挥到极致,将一道充满怜悯与理解的意念,传递向那疯狂的鬼母。

“夫人……我明白你的痛苦……失去骨肉,心如刀割……但是,你看,你的孩子们……他们被束缚在这里,多么痛苦……让他们走吧,让他们去他们该去的地方……那才是对他们好……你也……放下吧……”

阿翎的意念纯净而温柔,如同春风,试图吹散那冻结了数百年的寒冰。

起初,鬼母更加狂暴,认为阿翎是要夺走她最后的“希望”。但阿翎的意念持续不断,带着真诚的悲悯,一遍又一遍地诉说着。

渐渐地,在那无尽的怨恨狂潮中,鬼母那疯狂的眼神里,似乎闪过一丝极其微弱的、属于“母亲”的迟疑。她低头看了看怀中那由怨气凝聚、不断啼哭的婴孩虚影,又看了看那些被锁链束缚、痛苦挣扎的婴灵……

就在这时,宁瑜抓住她心神微分的刹那,猛地荡开周围的鬼手,身形如电,冲到了那具主棺旁,向内望去!

棺内并无王妃的尸身,只有一套叠放整齐的、早已腐朽的宫装,以及九个小巧的、早已干瘪发黑的胎盘!还有一堆破碎的玩具和一件绣着九个孩童嬉戏图案、却被泪水与血渍浸透的襁褓!

原来,她连自己孩子的完整尸身都没能保住!只能以胎盘和遗物下葬!这巨大的遗憾与痛苦,正是她化为鬼母、执着于“再造”孩子的根源!

宁瑜心中一震,一股复杂的情绪涌上心头。他抬头,对着那怔住的鬼母,声音低沉却带着一股奇异的力量:“夫人!你看看棺内!你的孩子们,早已不在了!你强留的这些,不过是虚幻的泡影,是你痛苦的延伸!你看看他们,真的像你的孩子吗?还是只是你执念的傀儡?!”

这番话,如同惊雷,炸响在鬼母的心头!

她猛地转头,看向棺内。那九个干瘪的胎盘,那件浸透血泪的襁褓……数百年来被怨恨掩盖的、最真实的记忆与痛苦,如同潮水般涌上心头!

“不……不是的……我的孩子……他们……”鬼母发出了不同于之前疯狂哀嚎的、充满了迷茫与真正悲恸的声音。她怀中的那个婴孩虚影,在她的注视下,开始扭曲、变形,不再可爱,反而显得狰狞。

阿翎抓住机会,将更多的安抚与引导意念传递过去:“放手吧,夫人……让痛苦结束吧……你和你的孩子们,都需要真正的安宁……”

鬼母的身体剧烈地颤抖起来,那浓郁的黑**气开始从她身上剥离、消散。她看着那些依旧被束缚的婴灵,眼中疯狂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切的、带着悔意的悲伤。

“我……我错了……”她喃喃道,两行血泪从眼中滑落,“我的儿……娘对不起你们……不该……不该把你们困在这里……”

她缓缓抬起手,那束缚着剩余八个婴灵的黑色锁链,随着她意念的松动,开始寸寸断裂!

婴灵们停止了啼哭,身上的青紫色褪去,化作一个个纯净的光点,它们围绕着她盘旋片刻,仿佛在做最后的告别,然后纷纷消散,重入轮回。

最后,她低头看着怀中那已然扭曲的婴孩虚影,轻轻一吹,那虚影便如同青烟般散去。

做完这一切,鬼母那宫装虚影变得极其淡薄,几乎透明。她抬起头,看向宁瑜和阿翎,眼中不再有怨恨,只有一片释然的空虚与深深的疲惫。

“多谢……二位……点醒……”她的声音微不可闻,身影渐渐消散,最终化为点点荧光,彻底归于天地。那积攒了数百年的庞大怨气,也随之烟消云散。

墓室内,恢复了死寂。那九具小棺椁和主棺都失去了所有异状,变成了普通的石棺。

宁瑜和阿翎站在原地,久久无言。心中没有胜利的喜悦,只有一股沉甸甸的、对命运与执念的感慨。

“哀莫大于心死,怨尤甚于魂销。”宁瑜缓缓吐出一口气,看着空荡荡的墓室,“执着于已逝之爱,化为伤害生灵之怨,实乃人间至悲。然放下虽难,却是通往解脱的唯一途径。唯有让逝者安息,生者释怀,方能打破这痛苦的轮回。”

阿翎依偎着他,轻声道:“嗯,真正的爱,是希望对方好,而不是占有和束缚。”

两人在墓室中找到了那株生长在至阴之处的阴冥草,采集后,又将被掠夺婴孩的遗物整理好,带出墓穴安葬。

离开落魂坡时,山中雾气似乎淡去了许多,那令人不安的悲泣声也彻底消失。

“情之一字,可载舟,亦可覆舟。”宁瑜回首望着那恢复平静的山坡,悠然道,“若能以智慧驾驭,以慈悲滋养,则可成为生命中最温暖的力量;若被其吞噬,化为执念怨怼,则伤人伤己,万劫不复。故需常怀清明之心,善待每一份情缘,亦懂得在适当的时候……放手。”

阿翎握紧了他的手,眼中满是温柔。两人的身影,渐行渐远,而那关于“九子鬼母棺”的悲惨传说,也最终随着执念的消散,化为了一个关于爱与放下的警示故事。

(本故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