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民间场 > 第一百六十一话 :天工开新

第一百六十一话 :天工开新(1 / 2)

上阙:失传的绝艺

1943年的重庆,山城笼罩在雾霭与战争的阴云中。嘉陵江与长江交汇处,舢板如梭,码头工人喊着号子,从木船上卸下物资。这里是战时的陪都,聚集了从全国各地迁来的机关、学校、工厂。

宁瑜与阿翎走在青石板铺就的磁器口老街上,两旁是依山而建的吊脚楼,茶香与辣椒的气味在空气中交织。

宁哥哥,这里的烟火气让人安心。阿翎轻声说。她穿着一件阴丹士林布旗袍,外罩米色开衫,发间别着一朵白色栀子花,素净雅致。

宁瑜的目光却落在街角一个不起眼的铺面上。铺子门口挂着曾氏木艺的招牌,里面传来阵阵刨木声,但细听之下,那声音时断时续,透着无力。

这手艺人的气息不太对。宁瑜微微蹙眉。

推开虚掩的木门,只见满地的木屑中,一位白发老匠人正在对着一堆木料发呆。他手中的刨子举起又放下,反复数次,终究没能落下。

老师傅,可是遇到了什么难处?宁瑜温声问道。

老匠人抬起头,露出一张布满皱纹的脸,眼神浑浊:难处?呵呵,最大的难处就是这门手艺要断在我手里了。

他自称曾守拙,祖上世代都是木匠,尤其擅长制作一种名为鲁班锁的机关锁。这种锁不用钥匙,全靠精密的榫卯结构开启,曾是宫廷御用的宝物。

现在谁还用这些老玩意?曾守拙苦笑着指向墙角,那些都是我祖父做的,现在连开锁的方法都失传了。

阿翎好奇地拿起一个鲁班锁。这是一个巴掌大的木球,表面光滑,看不出任何缝隙。她轻轻转动,木球发出细微的机括声,却纹丝不动。

这不是普通的锁。阿翎凝神感应,里面有很精妙的气息流动。

曾守拙惊讶地看着她:姑娘能感觉到?不错,鲁班锁讲究以气驭形’,制作时要把一股气注入其中。开锁时也要顺着这股气机...

他突然剧烈咳嗽起来,脸色灰败。宁瑜连忙扶住他,指尖搭上他的脉搏,神色渐渐凝重。

老师傅,您这不是普通的病。宁瑜沉声道,是被人下了厌胜之术。

曾守拙苦笑道:果然瞒不过高人。三个月前,有群日本人来找我,要我为他们制作一种特殊的密码锁。我拒绝了,之后就得上了这怪病。

阿翎指尖凝出一缕清光,轻触曾守拙的眉心:下咒的人很阴毒,是要慢慢耗尽您的精气,让这门手艺彻底失传。

正在这时,门外传来嘈杂的脚步声。几个穿着黑色西装的人闯了进来,为首的是个戴金丝眼镜的瘦高个。

曾老先生,考虑得怎么样了?瘦高个推了推眼镜,大日本帝国很需要您这样的人才。

曾守拙冷冷道:我早就说过,曾家的手艺只传中国人。

瘦高个阴森一笑:那就别怪我们不客气了。

他使了个眼色,身后的手下立即开始打砸店里的工具和半成品。更可怕的是,他们手中拿着特制的磁石,所过之处,那些鲁班锁竟然自动解体,变成了一堆碎木块。

他们在破坏锁中的生气!阿翎惊呼。

宁瑜正要出手,曾守拙却拦住了他:别动手,他们就是想逼我们出手,好有借口抓人。

果然,店外已经响起了警笛声。

中阙:古艺新传

曾守拙被带走后,宁瑜和阿翎通过关系了解到,这是一个名为玄洋社的日本组织,专门搜罗中国的能工巧匠,为他们服务。

必须救出曾师傅。阿翎坚定地说,不只是为了救人,更是为了保住这门手艺。

通过几天的探查,他们发现玄洋社的总部设在南岸的一栋别墅里。这里戒备森严,不仅有日本武士把守,还设置了各种机关。

月黑风高夜,宁瑜和阿翎悄悄潜入别墅。

这里的机关很特别。阿翎敏锐地察觉到异常,不是现代的警报系统,而是...改良过的中国古代机关术。

果然,在走廊里他们遇到了会自动发射的弩箭,地面上有暗藏的翻板,连门窗都设置了巧妙的卡扣。

他们把中国传统的机关术用在了这里。宁瑜神色凝重,看来他们网罗了不少匠人。

在地下室,他们找到了被囚禁的曾守拙。令人惊讶的是,这里还关着其他几位老匠人——有擅长金属雕刻的,有精通陶瓷烧制的,还有会制作自动人偶的。

他们都是各行各业的顶尖高手。曾守拙虚弱地说,日本人逼我们教他们手艺,还要我们改良成他们需要的东西。

一个满头白发的老铜匠愤慨道:他们要我教他们制作浑天仪的工艺,说是要用于航海。可我怀疑是要用在军舰上!

就在这时,地下室的门开了。瘦高个带着几个日本军官走了进来,其中还有一个穿着和服的老者。

诸君,考虑得如何了?瘦高个得意地说,这位是京都大学的竹内教授,他对诸位的技艺十分欣赏。

竹内教授用流利的中文说道:诸君的技艺令人叹为观止。可惜在中国,这些宝贵的技艺正在失传。不如与我们合作,让它们发扬光大。

曾守拙冷笑:发扬光大?是要用在侵略他国上吧!

竹内教授不以为意:技艺本无国界。重要的是如何运用。

技艺无国界,但匠人有祖国!老铜匠怒道。

宁瑜和阿翎趁机现身。

说得好!宁瑜朗声道,技艺可以交流,但不能被掠夺;可以创新,但不能被滥用。

竹内教授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二位是?

阿翎现出白鹤真身,清唳一声,羽翼洒下点点清光。在清光的照耀下,地下室隐藏的机关纷纷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