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民间场 > 第九十二话 :货郎的担子

第九十二话 :货郎的担子(2 / 2)

他说起奶奶纳的鞋底有多结实,说起村里孩子们看到他货郎担子时的欢呼,说起有一次他冒着大雨给一个孤寡老人送去急需的火柴,老人硬塞给他两个热乎乎的鸡蛋……

说起这些的时候,石娃的脸上,会不自觉地露出一丝单纯的笑容。那是对生活的热爱,是人性中朴素的善良在闪光。

阿翎安静地跟在旁边,听着石娃的讲述,看着他的笑容,她也感到很开心。她虽然不能说话,但会用行动表达关心,比如看到石娃额头出汗,会递过去一块干净的手帕;看到路旁有野果,会摘一些洗干净分给大家。

宁瑜看着石娃的变化,心中欣慰。这个年轻人,本质是淳朴善良的,只是一时被巨大的挫折打懵了。只要有人拉他一把,给他一点光和温暖,他就能重新站起来。

途中,他们经过一个小村落。有几个村民认出了石娃,热情地跟他打招呼:“石娃!好些天没见你来了!这次有啥新货色没?”

若是以前,石娃肯定会羞愧地低下头。但这一次,他看了看肩上一轻一重的担子,又看了看身旁的宁瑜和阿翎,鼓起勇气,如实相告:“李婶,王叔……我……我前几天遇到山洪,担子被冲跑了,货……都没了……”

村民们一听,都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表示同情。

“哎呀!人没事吧?”

“人没事就好!货没了再置办!”

“石娃你别急,下次来,婶子多买你点东西!”

甚至有人跑回家,拿来了几个鸡蛋、一把青菜,非要塞给石娃。“拿着,回去给你奶奶补补身子!”

石娃捧着这些带着乡邻体温的东西,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他原本以为会遭到嘲笑和嫌弃,没想到得到的却是真诚的关心和帮助。

宁瑜在一旁默默看着,对石娃说:“你看,这世间,还是好人多。你平日与人为善,大家也都记着你的好。所以,不要轻易就被困难打倒。”

石娃重重地“嗯”了一声,心中充满了温暖和力量。

经过一天的跋涉,在夕阳西下之时,远远的,已经能看到白石沟那袅袅的炊烟了。村口那棵熟悉的老槐树,也渐渐清晰。

越是靠近村子,石娃的脚步反而越慢,心情也越发复杂。近乡情怯,他既渴望立刻见到奶奶,又害怕看到奶奶失望的眼神。

就在这时,村口老槐树下,一个佝偻的身影,正拄着拐杖,翘首以盼。花白的头发在晚风中飘动。

是奶奶!

石娃的眼泪瞬间夺眶而出。他再也忍不住,扔下担子,像个小孩子一样,哭着飞奔过去,扑倒在奶奶脚下。

“奶奶!奶奶!我回来了!我对不起您……我把担子弄丢了……”他泣不成声,把这些天的委屈、恐惧和自责都哭了出来。

奶奶用枯瘦的手,颤抖着抚摸着孙子的头,老泪纵横:“傻孩子……傻孩子……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啊……担子丢了就丢了,只要你人平安回来,比什么都强……奶奶就怕你……就怕你出什么事啊……”

祖孙俩抱头痛哭,那场面,让一旁的宁瑜和阿翎也为之动容。

周围的邻居们听到动静,也纷纷围了过来,得知情况后,都是唏嘘不已,但也纷纷安慰石娃。

哭过之后,石娃扶着奶奶,想起了宁瑜和阿翎,连忙向奶奶和乡亲们介绍:“奶奶,是这位宁先生和阿翎姑娘帮了我,要不是他们,我……我可能就回不来了……”

奶奶闻言,就要给宁瑜下跪道谢,被宁瑜赶紧拦住。

“老人家,使不得。石娃是个好孩子,只是一时想岔了。您把他教育得很好,知错能改,懂得感恩,这就比什么都珍贵。”

下阙:新的担子

宁瑜和阿翎被石娃和热情的村民们邀请到家里做客。石娃家果然如他所说,十分清贫,两间低矮的土屋,屋里没什么像样的家具,但收拾得干干净净。

奶奶拉着宁瑜的手,千恩万谢,又要去把家里唯一一只下蛋的老母鸡杀了招待客人,被宁瑜坚决阻止了。

晚上,就着昏暗的油灯,奶奶絮絮叨叨地说了很多。她说石娃爹娘去得早,留下这苦命的娃,从小懂事,知道心疼人。说他每次出门,她都提心吊胆,生怕他出事。这次石娃逾期未归,她急得几天几夜没合眼,天天到村口去等。

“东西没了就没了,人回来,我这心里就踏实了。”奶奶反复说着这句话,浑浊的眼睛里,满是失而复得的庆幸。

宁瑜将石娃担子被冲走,以及他们相遇的经过,详细告诉了奶奶,也说了石娃这几日的痛苦和挣扎。

奶奶听着,心疼地直抹眼泪:“这傻孩子……跟他爹一样,死心眼……钻牛角尖……”

第二天,宁瑜和阿翎准备告辞离开。石娃和奶奶,还有不少村民都来送行。

石娃看着宁瑜,眼神坚定地说:“恩公,您的话,我都记住了。我不会再钻牛角尖了。担子丢了,我就再想办法!我有手有脚,总能挣口饭吃,养活奶奶!”

宁瑜欣慰地点点头:“很好。记住,真正的担子,不是肩上那副竹筐,而是心里的责任和担当。只要扛起这份责任,脚下就一定有路。”

他想了想,又从行囊中取出一个小布包,递给石娃:“这里面是一些常见的草药种子,还有简单的种植法子。我看你们村子后面山坡地还算肥沃,光照也好,或许可以尝试种一些。就算不成,也损失不大;若是成了,也算多一条活路。”

石娃接过布包,如同接过一份沉甸甸的希望。他知道,这不仅仅是几颗种子,更是恩公对他未来的期许和指引。

“谢谢恩公!我一定好好干!”石娃紧紧攥着布包,用力说道。

离开白石沟,走出一段距离后,阿翎回头望去,还能看到村口那棵老槐树下,石娃搀扶着奶奶,以及那些淳朴的村民,依旧在向他们挥手道别。

阿翎以心念对宁瑜说:“宁哥哥,石娃会好起来的,对吗?”

“会的。”宁瑜肯定地点点头,“经历了这次磨难,他会比以前更加坚强。你看他最后的眼神,那里面已经有了光。只要心里那口气不散,希望就永远不会熄灭。”

他顿了顿,一边走一边对阿翎说道:“这次的事情,看似只是帮助一个落魄的货郎回家,实则也在告诉我们一些道理。”

“人这一生,难免会遇到像山洪一样突如其来的打击,可能会失去重要的东西,可能会陷入绝望。但越是这种时候,越要记得,家是永远的港湾,亲情是最坚实的依靠。逃避和自责解决不了问题,只会让关心你的人更痛苦。”

“其次,人与人之间的善意和帮助,就像黑暗中的灯火,哪怕再微弱,也能给人带来力量和方向。我们今日帮了石娃,或许明日,他也会用他的方式去帮助别人。这世间的温暖,便是这样传递下去的。”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责任和希望。石娃找回了对奶奶的责任,也就找到了重新站起来的勇气和力量。而那包种子,代表的便是未来的希望。只要心怀希望,脚踏实地,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阿翎认真地听着,将这些话都记在心里。她看着走在前面的宁瑜,背影在晨光中显得格外挺拔。她知道,宁哥哥不仅仅是在救人,更是在渡心,用他的方式和智慧,引导着迷途的人找到方向。

阳光洒在乡间土路上,暖洋洋的。路旁的野草挂着露珠,闪烁着晶莹的光。前方的路还很长,但每一步,都走得踏实而坚定。

(第九十二话 《货郎的担子》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