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民间场 > 第八十八话 :百宝盛会

第八十八话 :百宝盛会(2 / 2)

这巨大的暗金矿石,便是那金石之灵的本体!它似乎正处于一种深沉的休眠状态,周身散发着强大的灵压和满足的意念波动。

宁瑜的神念悄然靠近,仔细观察。他发现这金石之灵灵智似乎并不算高,更像是一种遵循本能的生灵,其收集这些蕴含灵气的宝物,纯粹是为了汲取其中的灵机以壮大自身,并无善恶之念。

“原来如此……借玉璧灵气,补益己身。”宁瑜心中明了。这金石之灵并无伤人之意,但其行为却给聚珍楼带来了灭顶之灾。而且,若任其不断汲取玉璧灵气,时日一长,玉璧本身灵光恐会受损,沦为凡物。

需得与之沟通,令其归还玉璧。

宁瑜尝试将一缕温和的神念传递过去,如同敲门:“尊驾请了。”

那巨大的金石之灵猛地一颤,从休眠中被惊醒!一股被冒犯的怒意瞬间充斥整个洞窟,沉重的金石威压如山般向宁瑜的神念压迫而来。四周堆积的宝物也随之嗡嗡作响,仿佛在响应其主的愤怒。

“何人……扰吾……清眠……”一个沉闷、缓慢,如同巨石摩擦般的声音,直接在宁瑜神念中响起,充满了警惕与不善。

“在下宁瑜,为那琉璃玉璧而来。”宁瑜不卑不亢,神念传音道,“此物乃人间贡品,关系数百人生计性命。尊驾取之,虽合己用,却陷他人于绝境,恐非正道。还望尊驾念在上天有好生之德,归还玉璧。”

“吾……所需……便是……道理……”金石之灵的意念简单而直接,带着金石特有的固执,“此玉……灵气……充沛……于吾……大补……岂能……归还……”

“天地万物,各有其主,各有其序。强取豪夺,有违天和。”宁瑜继续劝解,“尊驾乃天地钟灵所生,修行不易,何必因一时之利,沾染因果,阻碍自身道途?我观尊驾灵性纯粹,若愿归还,我可尝试以他法,助你凝聚灵机,未必不如汲取玉璧灵气。”

“哼……虚言……狡辩……”金石之灵根本听不进劝告,反而被宁瑜的“说教”激怒。它本体震动,洞窟内那些散落的金属矿石、残破兵器仿佛受到召唤,纷纷悬浮而起,化作一道道闪烁着寒光的利刃洪流,铺天盖地般向宁瑜的神念席卷而来!

在这地脉之中,乃是它的主场,它能调动无穷无尽的金石之力!

宁瑜的神念如同暴风雨中的一叶扁舟,瞬间被那凌厉的金石洪流所淹没。神念虽非实体,但若被斩灭,对本体的损伤亦是不小。

外界密室中,宁瑜眉头微蹙,额角渗出细密汗珠。阿翎见状,心中焦急,知道宁瑜在地脉中遇到了麻烦。她毫不犹豫地将更多灵力注入追踪法术,试图稳固宁瑜的神念连接,同时,她深吸一口气,喉间发出了一声清越悠长、直透地底的鹤唳!

这鹤唳并非攻击,而是蕴含着灵鹤一族特有的、沟通万灵的平和意念,如同清凉的泉水,试图浇熄那金石之灵的怒火。

地脉洞窟内,凌厉的金石洪流即将触及宁瑜神念的刹那,那清越的鹤唳穿透层层岩壁,响彻洞窟。

愤怒的金石之灵动作猛地一滞。那鹤唳声中蕴含的纯净、祥和的自然之意,与它这充满了杀伐锋锐之气的洞窟格格不入,却奇异地让它狂暴的意念缓和了一瞬。

宁瑜抓住这转瞬即逝的机会,神念不退反进,并非攻击,而是化作一道温暖柔和的光芒,轻轻拂过那巨大的暗金矿石本体。同时,他将自身对天地大道、对自然平衡的理解,化作一股意念洪流,传递过去。

“刚不可久,强极则辱。金石虽坚,亦畏岁月风化流水侵蚀。唯阴阳调和,刚柔并济,方能长久。尊驾一味强取,积聚灵物,看似壮大,实则如筑堤蓄水,终有决堤之危。不若疏通引导,与外界交换灵机,方是正道……”

这番蕴含道韵的意念,如同暮鼓晨钟,敲击在金石之灵那简单固执的心念之上。它收集灵物,凭借的是本能和力量,从未思考过“平衡”、“因果”这些更深层次的东西。

那些悬浮在半空的金石利刃,速度慢了下来。洞窟内的杀伐之气,也开始缓缓消散。

“……吾……不知……”金石之灵的意念中,第一次出现了迷茫,“吾……只知……汲取……变强……”

“强大并非只有掠夺一途。”宁瑜循循善诱,“你看这地脉之中,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五行轮转,相生相克,方能孕育无限生机。你若愿与外界交流,以自身金石之气,反哺地脉,滋养一方,所得天地反馈之灵机,或许更为精纯浩瀚。那琉璃玉璧,于你而言,不过是一时之补品,而若能悟得平衡之道,于你修行,方是受益无穷之根基。”

宁瑜的意念中,同时展现出一幅画面:金石之灵不再仅仅汲取,而是将其精纯的金石之气,丝丝缕缕释放出来,融入地脉,使得周围的矿藏更加丰富,甚至催生出新的灵矿……而天地间,亦有更加柔和纯净的灵机反馈回来,滋养其本体,使其灵性愈发通透圆融。

这幅“互利共生”的画面,深深震撼了金石之灵那简单的认知。它本能地觉得,这种方式,似乎……比它之前那种掠夺的方式,更加舒适,更加……符合某种它说不清道不明的“规律”。

漫长的沉默。

洞窟内紧绷的气氛逐渐缓和。那些悬浮的金石利刃,纷纷失去了力量,叮叮当当地落回地面。

“……汝……所言……似有……道理……”金石之灵的意念依旧缓慢,却少了许多敌意,多了几分思考,“那玉璧……还你……亦可……”

它本体微微震动,那嵌在中央的琉璃玉璧,被一股柔和的力量托举着,缓缓飞起,飘向宁瑜的神念。

“但……汝需……守信……助吾……”

“自当如此。”宁瑜郑重承诺。

下阙:金石盟约

宁瑜的神念携带着琉璃玉璧,沿着原路返回,顺利归体。

密室之中,宁瑜睁开双眼,长舒一口气,手中已然多了一块流光溢彩、温润莹洁的玉璧,不是那失窃的琉璃玉璧又是何物?

一直守在外面的秦守拙见到玉璧,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激动得老泪纵横,就要再次拜谢,被宁瑜拦住。

“玉璧虽已寻回,但此事尚未了结。”宁瑜将地脉中之经历简要说于秦守拙(隐去了一些细节),并道,“那金石之灵已答应归还玉璧,但需我等助其梳理地脉,建立与外界灵机交换的通道,使其不再依靠掠夺灵物成长。此乃互利之事,亦能保金匮城地下矿脉丰饶,灵气充沛,于城中古玩行业亦有长远益处。”

秦守拙听得心神激荡,他一生与金石古玩打交道,深知地脉灵气对器物滋养的重要性。若能达成此事,对金匮城而言,无疑是天大的福祉。他当即表示全力配合。

接下来三日,宁瑜依据五行生克之理,结合金匮城的地势风水,在聚珍楼地下密室原处,布下了一座更为复杂玄奥的“五行聚灵转化阵”。此阵以那粒金属碎屑为引,勾连地脉深处的金石之灵,同时汇聚城中散逸的文人雅气、书香墨韵(这些亦是一种柔和的精神灵机),经过阵法转化,化为适合金石之灵吸收的纯净能量,缓缓输入地脉。

同时,阵法也会引导金石之灵反馈出的精纯金石之气,散入金匮城周围大地,滋养矿脉,净化环境。如此一来,便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阵法布成启动的那一刻,整个金匮城的人,都隐隐感觉到脚下大地传来一阵轻微的、令人安心的震动,空气中的气息似乎也变得更加清新华美。一些敏感之人,更是发现自家收藏的古玩玉器,似乎色泽更加温润,灵光隐隐。

而那地脉深处的金石之灵,在接收到经由阵法转化而来的、不同于以往掠夺所得的纯净灵机后,发出了满足而平和的意念波动。它不再需要依靠窃取灵物来壮大自身,这种与外界和谐共处、共同成长的方式,让它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宁静与舒畅。

百宝盛会如期举行,琉璃玉璧的失而复得,更增添了几分传奇色彩。秦守拙遵守诺言,对宁瑜千恩万谢,并欲赠以重金,被宁瑜婉拒。

“世间财物,于我如浮云。”宁瑜淡然道,“若能以此事,让秦会长及城中同行明白,金石古玩,虽有价值,然其真正珍贵之处,在于其所承载的文化、历史与匠心,而非仅仅是可以牟利、炫耀的器物。过分的贪欲与执念,反而会蒙蔽鉴赏之眼,招致无妄之灾。与器物相处,亦需一份平常心与敬畏心,方是长久之道。”

秦守拙闻言,肃然起敬,深深一揖:“先生之言,如雷贯耳,秦某受教了!日后定当约束行会,引导风气,不负先生今日点拨之恩。”

离开金匮城那日,阳光正好。宁瑜与阿翎行走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看着两旁依旧热闹的古玩店铺,心境却与来时不同。

阿翎以心念问道:“宁哥哥,那块大石头,以后就不会再偷东西了吗?”

“嗯,”宁瑜微笑点头,“它已找到了更好的成长方式。万物有灵,皆可引渡。关键在于沟通与引导,而非一味地压制或消灭。这亦是‘仁’的一种体现。”

他顿了顿,望着远方,总结道:“此次金匮城之事,看似寻回一失窃玉璧,实则亦在阐述‘过犹不及’、‘平衡共生’以及‘君子爱物,取之有道’之理。金石虽坚,终非永恒;欲望无穷,终成枷锁。唯有以文化心,以德养性,方能与物和谐,与道同行。这不仅是鉴赏古玩之道,亦是为人处世之道。”

阿翎似懂非懂,但将宁瑜的话默默记在心中。她看着宁瑜平静而深邃的眼眸,知道他又完成了一次对人心与世道的梳理与教化。

二人身影渐行渐远,融入那古意盎然的街景之中。身后的金匮城,似乎连那喧嚣的叫卖声,都多了几分文化的沉淀与从容。

(第八十八话 《百宝盛会》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