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危险,亦知你之苦楚。”宁瑜以神念回应,“那噬生藤如今状况如何?可有彻底化解此地枯寂之法?”
“……噬生……本源……与吾……纠缠……太深……吾……力竭……无法……剥离……若吾寂灭……封印……松……它……将出……”祖木的意念充满了疲惫与悲凉,“化解……需……同时……净化……吾身……与……其根……需……至阳生机……与……至净……木灵……之力……相合……难……难……”
至阳生机,至净木灵?
宁瑜心念电转。至阳生机,他或可以自身修为引动太阳真火,或以特殊法门凝聚,但风险极大,且未必足够精纯。而至净木灵……他目光一亮,想到了阿翎!阿翎乃灵鹤后人,鹤本栖于仙木,其灵气纯净空灵,蕴含天地间最本初的生发之意,正是最为纯净的木灵之力的一种体现!
但阿翎力量虽纯净,强度却未必足够对抗这积累了三百年的噬生枯寂。需要一种方法,将她的力量与至阳生机完美融合、放大……
有了!
宁瑜想起曾在一部上古残卷中看到的记载,有一种名为“甲乙生气符”的古老符阵,能引东方青龙甲乙木之生气,调和阴阳,焕发生机。此符阵需以至纯木灵之气为引,以至阳之力驱动,正合此用!
“祖木,请再坚持片刻!我或有一法,可试上一试!”宁瑜沉声道。
他退出山谷,迅速返回守枯村,将自己的计划告知阿翎。
“需要我的力量吗?”阿翎以心念问道,眼中没有丝毫犹豫。
“是,但过程可能并不轻松,需要你全力配合,引导最本源的生灵之气。”宁瑜郑重道。
阿翎用力点头。
宁瑜当即在村中找了一处相对开阔之地,屏退众人。他取出朱砂、玉髓等物,开始在地上刻画繁复无比的“甲乙生气符”符阵。此阵规模不大,但内蕴乾坤,每一笔划都需灌注真元,沟通冥冥中的东方青龙星宿之力。
足足耗费了两个时辰,直到月上中天,符阵才终于完成。阵眼处,留有两个位置。
宁瑜站于主阵眼,对应“至阳”;阿翎站于辅阵眼,对应“至净木灵”。
“阿翎,待我引动太阳真火(虽在夜晚,但符阵可引动星宿中蕴藏的太阳本源之力)时,你便释放本源木灵之气,与我的力量相融,注入符阵!”宁瑜吩咐道。
阿翎凝神屏息,周身开始散发出淡淡的、如同月华般柔和却充满生机的绿色光晕。
宁瑜深吸一口气,手掐印诀,脚踏罡步,口中诵念古老咒文。随着他的诵念,夜空之中,东方青龙七宿似乎明亮了数分,垂下道道肉眼难见的星辉,融入符阵。同时,宁瑜指尖逼出一滴精血,落入主阵眼。
“嗡——!”
整个符阵骤然亮起!主阵眼处,一股炽热、蓬勃、充满创造之力的金色光柱冲天而起,那是被引动的至阳生机!与此同时,阿翎也娇叱一声(虽无声,其意已至),将体内最精纯的本源木灵之气毫无保留地释放出来,化作一道翠绿欲滴、充满灵动生命气息的光柱,融入那金色光柱之中。
金绿两色光华交汇,并未排斥,反而在符阵玄妙的力量下,如同螺旋般紧紧缠绕在一起,化作一道更加庞大、更加凝练、蕴含着无限生机的光柱,其色呈金绿交融,散发着让周围枯寂之地都微微震颤的磅礴气息!
“去!”
宁瑜并指如剑,引导着这道融合了至阳与至净木灵的生气光柱,如同天河倒泻,轰然注入那隐秘山谷的方向,目标直指祖木本体与被镇压的噬生藤根源!
下阙:生机轮回
融合光柱携带着摧枯拉朽又蕴含无限生机的力量,悍然冲入祖木山谷。
光柱首先笼罩了那株庞大的祖木。
如同久旱逢甘霖,已经彻底枯死的祖木躯干,在接触到这融合生机的瞬间,产生了不可思议的变化。那灰黑色的树皮,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褪去死寂,泛起淡淡的青意。光秃秃的枝干上,一点又一点嫩绿的芽苞钻破坚硬的表皮,顽强地伸展出来,呼吸之间,便化作片片新叶!
原本弥漫山谷、吞噬一切生机的枯寂之气,在这磅礴的生机冲击下,如同冰雪遇阳,迅速消融、退散。山谷上空灰蒙蒙的死气被驱散,露出了璀璨的星空,皎洁的月光洒落,为这片重获新生的土地披上一层银纱。
祖木那微弱的灵性,在这股生机的滋养下,迅速壮大、复苏。宁瑜的心神中,再次响起了它的意念,这一次,不再虚弱断续,而是充满了激动与感激:“生……生机!多谢……上仙……赐予……新生!”
然而,这还只是开始。真正的难题,在于地底深处的噬生藤根源!
那融合光柱并未停留,顺着祖木的根系,如同有灵性般,直透地脉深处。在那里,一团庞大、扭曲、散发着浓郁黑绿色邪气的根系状物体被重重封印禁锢着,正是噬生藤的本源核心!
感受到这前所未有的生机力量,噬生藤残存的意识发出了既贪婪又恐惧的嘶鸣。它本能地想要吞噬这股力量,但这力量中蕴含的至阳之气与纯净木灵,对它这种偏向阴邪的噬生属性而言,却如同剧毒!
“嗤嗤嗤——!”
融合生机光柱照射在噬生藤的核心上,顿时发出了如同冷水滴入热油般的剧烈声响。黑绿色的邪气疯狂翻滚、挣扎,试图抵抗、吞噬,但在那至阳至净的力量面前,它的抵抗显得徒劳无功。那污秽的邪气被不断净化、蒸发,噬生藤的核心开始收缩,颜色由黑绿转向灰白,其内蕴含的掠夺、吞噬的意志也在被快速抹除。
这不是毁灭,而是更高层次的“净化”与“归元”。宁瑜的目的,并非彻底消灭噬生藤(其本质也是天地生灵的一种,只是走了极端),而是将其那扭曲、有害的“噬生”特性剥离、净化,使其回归到最本初的木灵状态。
这个过程持续了整整一夜。
当东方天际泛起鱼肚白时,那地底深处的噬生藤核心,已经化作了一团纯净的、散发着柔和绿光的本源木灵之气,再无丝毫暴戾与贪婪。而它与祖木纠缠三百年的那些侵蚀性根系,也早已在融合生机下化为了滋养祖木的养分。
山谷内,祖木已然焕然一新。虽然不复巅峰时期的庞大树冠(需要时间重新生长),但通体青翠,枝叶繁茂,郁郁葱葱,散发着磅礴而温和的生命气息。它不再被动吸取周围生机,反而开始主动地释放出精纯的木灵之气,反哺这片被它“亏欠”了三百年的土地。
笼罩整个枯荣山阴面的那股吞噬生机的扭曲规则,彻底消失了。
守枯村的村民们,在天亮之后,最先感受到了变化。
那吹过村子的风,不再干燥呛人,而是带上了一丝湿润的、草木的清甜。脚下干裂的土地,似乎变得柔软了些许。最让他们惊喜的是,村中那口早已干涸苦涩的老井,竟然重新涌出了清冽甘甜的泉水!
“活了!土地活了!”有村民捧起一抔湿润的泥土,老泪纵横。
“水!是甜水!”有人趴在井边,贪婪地喝着甘泉。
那些患有轻微“木化症”的村民,发现身上的枯败纹路正在慢慢变淡、消失,久违的力气重新回到身体。
整个守枯村,陷入了一片劫后余生的狂喜之中。当他们看到从山谷方向携手归来的宁瑜和阿翎时(阿翎因消耗过大,脸色有些苍白,但眼神明亮),全村人,无论老少,齐刷刷地跪倒在地,磕头不止。
“多谢恩公!再造之恩,永世不忘!”
宁瑜连忙将村民们扶起,看着他们脸上重新焕发的光彩,心中亦感欣慰。
“枯寂之源已除,此地生机将逐渐恢复。假以时日,阴面亦可如阳面一般,草木丰茂。”宁瑜对那老丈道,“守枯村的使命,已经完成了。你们不必再困守于此,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在此地繁衍生息,或者去往更广阔的天地。”
老丈激动得浑身颤抖,泣不成声:“完成了……终于完成了……列祖列宗在上,我们……没有辜负……”
三日后,在守枯村村民千恩万谢的送别中,宁瑜与阿翎离开了枯荣山。回首望去,山脉阴面那片曾经死寂的焦土上,已然能看到点点新绿顽强地破土而出,虽微弱,却充满了无限的希望。
路上,阿翎看着宁瑜,以心念问道:“宁哥哥,那噬生藤,其实也只是想活下去,对吗?”
宁瑜默然片刻,轻声道:“求生,是万物本能,无分对错。然天地有衡,过犹不及。噬生藤为求己生,不惜掠夺万物生机,其道已偏,其行已邪。我等修士,当明辨是非,持守中正。遇邪祟自当铲除,遇迷途亦当引渡。此次净化其本源,使其重归混沌,或许对它而言,也是一种解脱与新生。这其中的‘度’,便是道之所在。”
阿翎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又问道:“那守枯村的人,很伟大,他们为了责任,忍受了那么多代的痛苦。”
“是啊,”宁瑜颔首,目光悠远,“舍小我而顾大义,承苦难而守初心。此乃人族薪火相传,最为可贵之精神。然,责任并非只有‘坚守’一途。有时,破除困境,扭转乾坤,亦是承担责任。他们选择了最难的一条路,令人敬佩。”
他顿了顿,看着前方蜿蜒的道路,总结道:“此次之事,看似是化解一地之灾,实则亦在阐述‘阴阳平衡’、‘过犹不及’以及‘责任与选择’之理。枯荣相对,生死循环,此乃天道。执着于‘生’而掠夺,则成‘噬生’之魔;困守于‘枯’而不敢变,则成‘守枯’之囚。唯有把握其中枢机,顺势而为,方能得见真正的大自在与勃勃生机。”
阿翎闻言,眼中闪过明悟的光芒。她轻轻握住宁瑜的手,指尖温暖。
二人身影渐行渐远,融入那一片初升的朝阳之中,身后的枯荣山,正迎来它数百年来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充满无限可能的春天。
(第八十七话 《祖木生机》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