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民间场 > 第八十二话 :织梦云锦

第八十二话 :织梦云锦(2 / 2)

台下顿时响起一阵窃窃私语和低低的嗤笑声。

“还是老样子嘛,一点新意都没有。”

“这种锦缎,满大街都是,也敢拿来盛会?”

“看来素心织室是真不行了……”

云裳夫人在一旁,嘴角噙着一丝不屑的冷笑。

然而,评判席上一位一直闭目养神、须发皆白的老织匠,却缓缓睁开了眼睛。他是织云镇资格最老的匠人,人称“慧眼”苏老。他的目光落在那匹素云锦上,久久未曾移开。

苏老站起身,走到那匹素云锦前,伸出布满老茧却稳定的手,轻轻抚摸着锦缎的表面,又将其对着光线细细察看。

台下渐渐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看着苏老。

良久,苏老长长地吸了一口气,眼中爆发出惊人的神采,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好!好一匹‘有魂之锦’!”

他转向众人,激动地说道:“诸位请看!此锦色泽,并非浮于表面,而是由内而外,温润通透,乃是丝质本身灵性与织者心血的完美交融!这云纹水波,看似简单,却每一根经纬都蕴含着织者对云梦泽水汽流动、云雾变幻的深刻理解!它不炫目,不争抢,却自有一股沉静的力量,仿佛能将云梦泽的魂魄织入其中!触摸它,能让人心神宁静,仿佛置身于雨后的泽畔,感受那份天地间的清灵与安详!这才是织造之道的至高境界——‘大巧若拙,返璞归真’!”

苏老一番话,如同惊雷,震得众人哑口无言。许多人再次仔细看向那匹素云锦,果然感觉与寻常锦缎不同,那沉静的气韵,似乎真的能抚慰人心。

苏老又拿起那匹霓裳羽衣锦,仔细看了看,摇了摇头:“此锦虽美,然光华太露,如镜花水月,触之易碎。且……老夫隐隐感觉,其中似乎掺杂了外物,虽能引人一时迷幻,然长久接触,恐于心神无益。华而不实,终非正道啊!”

云裳夫人脸色瞬间变得难看至极。

台下众人闻言,再回想关于浮光锦那些玄乎其玄的“美梦”传闻,以及一些客人反映久穿后精神不济的情况,心中顿时了然。看向霓裳羽衣锦的目光,也从之前的狂热追捧,变成了惊疑与审视。

而再看林素心那匹素云锦,越看越觉得耐看,越摸越觉得舒服。那是一种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内敛而持久的美。

结果不言而喻。在苏老的大力推崇下,林素心的素云锦以其扎实的功底、真诚的心意与蕴含的云梦泽灵韵,赢得了本届织梦盛会的魁首!

云裳夫人无法接受这个结果,她冲到台前,指着林素心,尖声道:“不可能!定是你这丫头使了什么手段,迷惑了苏老!我这霓裳羽衣锦才是最好的!”

“云裳!”苏老沉下脸,“织品如人,贵在真诚!你急功近利,舍本逐末,在丝线中掺入迷幻草汁,以为无人能识吗?此等行径,已背离织德!若再不悔改,你这幻织坊,迟早毁于一旦!”

云裳夫人被当众揭穿,脸色煞白,踉跄后退,看着台下那些由崇拜转为鄙夷的目光,以及林素心那平静而坚定的眼神,她终于意识到,自己或许真的走错了路。那虚幻的繁华,如同泡沫,一触即破。

她再也无颜停留,掩面冲下了云锦台。

下卷

织梦盛会的结果,在织云镇引起了巨大的震动。云裳夫人的幻织坊声誉扫地,生意一落千丈,她本人也闭门不出,据说在深刻反思。而林素心的素心织室则门庭若市,许多人慕名而来,不仅购买她的云锦,更想学习她那返璞归真的织造理念。

林素心并未藏私,她将宁瑜点拨的“心与物合”、“经纬含情”的道理,以及自己多年来对云梦泽自然意蕴的感悟,无私地分享给镇中的织女们。她强调,真正的云锦,应该是云梦泽灵魂的延伸,是织者内心世界的呈现,而非单纯炫技或迎合市场的产物。

宁瑜与阿翎在织云镇又盘桓了数日。宁瑜应林素心之邀,参观了素心织室,并与苏老等老匠人探讨了织造之道与天地自然的关系。阿翎则对那灵性十足的云雾蚕和复杂的织机产生了浓厚兴趣,林素心耐心地教她辨识丝线,感受织机的节奏。

在宁瑜的引导下,林素心尝试着将更多对生命、对光阴、对泽中万物的感悟,融入新的织品中。她织出的锦缎,图案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云水,开始出现了泽中莲花的清姿、飞鸟的掠影、甚至四季流转的痕迹,但始终保持着那份沉静内敛、经纬扎实的本色,意境却愈发深远开阔。

织云镇的织造风气,为之一新。越来越多的织坊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技艺与理念,不再盲目追求浮华与奇幻,而是回归到对材质的精研、对技法的锤炼,尤其是对内心修养与自然感悟的重视上来。云锦,真正开始成为承载云梦泽灵魂与织者心性的艺术。

离开织云镇的前一日,林素心将一匹她最新织就、蕴含了晨曦初露时云梦泽氤氲之气的“朝露锦”赠予宁瑜,又将一条以素云锦边角料精心绣制、上有泽中莲影的手帕送给阿翎。

“宁公子,阿翎姑娘,多谢二位点拨之恩。”林素心诚恳道,“若非二位,素心恐怕至今仍在迷茫之中,更不知这织云镇的织风将滑向何处。”

宁瑜收下锦缎,道:“林姑娘本心坚定,方能守得云开见月明。此锦已得神韵,望姑娘日后能继往开来,将这云锦之道,发扬光大。”

阿翎也欢喜地收下手帕,对着林素心露出了纯净的笑容。

次日,宁瑜与阿翎辞别织云镇。林素心、苏老及众多镇民送至泽畔码头。晨雾未散,泽面如镜,倒映着天光云影与依依惜别的人群。

“宁公子,阿翎姑娘,一路顺风。”林素心挥手道,“愿这云梦泽的灵气,常伴二位左右。”

宁瑜与阿翎登上一叶扁舟,舟子撑篙,小舟缓缓驶入迷雾深处。

“锦者,金帛相合,华而有实。”宁瑜立于舟头,对阿翎总结道,“这织梦云锦的故事,犹如一面镜子,映照出世间对‘美’与‘价值’的两种追求。浮华炫目之美,或可短暂吸引目光,然若无扎实根基与真诚内核,终是虚幻,甚至可能暗藏危机;而返璞归真之美,初看或许平淡,却因扎根于深厚的底蕴与真诚的心意,而能历久弥新,散发出永恒的魅力。这不仅适用于织造,亦适用于为人处世、求学问道。唯有内外兼修,华实相济,方能成就真正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大美’。”

阿翎深深点头。她抚摸着怀中那方素云锦手帕,感受着其细腻温润的质感与上面蕴含的宁静意蕴。她回望那渐渐隐于雾中的水乡古镇,心中对“真实”与“虚幻”、“外表”与“内核”有了更深的理解。她知道,无论是在织造一方锦缎,还是在经营一段人生,那份内心的真诚、扎实的根基以及对自然与本真的敬畏,才是能够穿越迷雾、指引方向的明灯。

小舟破开平静的水面,驶向泽心。他们的身影,与舟,与雾,与这天水一色的云梦泽,渐渐融为一体,奔赴下一段未知而又充满启示的旅程。这关于织梦、华实、真幻的智慧,也将如这泽上的云雾一般,萦绕在寻求真美的心灵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