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卷 涸泽怪闻
宁瑜与阿翎行至蜀中平原,此地素有天府之国美誉,水系发达,灌溉便利。然而,当他们靠近一座名为“龙泉”的古城时,却察觉到一丝异样。
时值盛夏,本该是雨水丰沛、江河盈满的季节,但流经古城外的“沱江”支流,水位却低得出奇,河床大面积裸露,龟裂的泥土在烈日下散发着焦渴的气息。沿岸的稻田也大多干涸,禾苗蔫黄,农夫们望着天空,脸上写满了焦虑与绝望。
更让宁瑜在意的是,这干旱并非全然天灾。他敏锐地感知到,地脉水汽并非枯竭,而是在流经古城上游某处时,被一股强大的、带着禁锢与怨愤意味的力量强行锁住、吸纳,导致下游无水可用。
“水脉滞涩,龙气郁结。前方有物,锁拿水灵,致使一方失衡。”阿翎指尖气纹流转,指向古城上游方向。她对水汽与地脉的感应极为敏锐,那上游之处,仿佛有一个巨大的漩涡,正在贪婪地吞噬着本该滋养大地的水之精华。
两人入得城中,只见市井萧条,百姓议论纷纷,皆与这诡异的干旱有关。
“真是邪了门了!往年这时节,沱江水能漫过堤岸,今年却快见底了!”
“听说上游的‘都江古堰’那边,更是滴水不漏!像是被什么东西把水给吞了!”
“可不是嘛!前几日李老栓不信邪,划船想去堰口看看,结果船翻了,人捞上来就疯了,整天嚷嚷着‘龙王爷发怒了’、‘堰下有鬼’!”
“唉,再这样下去,今年颗粒无收,可怎么活啊……”
都江古堰?宁瑜记下这个名字。此堰乃是前朝一位名叫李冰的水利大家主持修建,以其巧夺天工的设计,分水引流,灌溉沃野千里,造福一方,被奉为神迹。如今竟成了干旱之源?
他们寻了一位看似见识广博的老者打听。
老者须发皆白,闻言长叹一声,压低声音道:“二位是外乡人吧?此事说来蹊跷。那都江古堰,自李冰先贤修建以来,数百年风调雨顺。可就在三个月前,堰口突然就不再出水了!起初以为是淤泥堵塞,官府派人去疏浚,却怪事连连,不是工具莫名损坏,就是人无故落水,邪门得很!”
他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恐惧:“后来,有胆大的后生夜里去探,回来说看到堰口之下,有……有巨大的黑影游动,还有低沉的、像是龙吟又像是锁链拖动的声音!都说……是当年李冰先贤锁在堰下的‘孽龙’,挣脱了封印,要报复我们了!”
“孽龙?”宁瑜眉头微挑。李冰锁蛟龙的传说,他亦有耳闻,但多为民间附会。
“是啊!”老者笃定道,“祖辈相传,李冰先贤修建此堰时,曾降服一条在此地兴风作浪、引发水患的恶蛟,将其锁于堰底,以镇水势。如今怕不是那孽龙修行有成,要破封而出了?”
宁瑜与阿翎对视一眼,均觉得此事绝非传说那么简单。那锁拿水灵、充满怨愤的力量,确实带着一股浓郁的、非人的妖异气息。
“老丈,可知那都江古堰具体在何处?”宁瑜问道。
老者详细指了方向,又再三叮嘱:“二位若要去,千万小心!那地方如今邪性得很!”
中卷 堰底龙吟
都江古堰位于龙泉城西北三十里外的两山夹峙之处。尚未靠近,便能感到一股庞大的水汽被强行束缚、压缩在此地形成的沉重压力,以及那股挥之不去的怨愤龙气。
古堰主体由巨大的条石垒砌而成,形如鱼嘴,将江水一分为二,设计精巧,虽历经风雨,依旧巍然耸立。然而,此刻的鱼嘴堰口,本该奔涌而出的内江水道,却如同被一只无形巨手扼住咽喉,滴水不漏!堰体周围的空气都因浓郁的水灵之力而微微扭曲,散发出幽蓝色的光芒。
而在那滴水不漏的堰口之下,深不见底的幽暗水潭中,一股令人心悸的庞大妖气正潜伏着,如同即将喷发的火山。低沉的、饱含痛苦与愤怒的龙吟声,断断续续地从水底传来,伴随着沉重的锁链拖曳之声。
宁瑜立于堰首,灵识向下探去。只见那幽深水底,并非淤泥乱石,而是一座巨大的、由无数符文构成的古老水府禁制!禁制光芒黯淡,显然力量已流失大半。禁制中央,缠绕着一条庞然大物!
那是一条青黑色的蛟龙!身长数十丈,鳞甲森然,头生独角,腹下四爪锋利。然而,此刻的它却显得无比狼狈与痛苦。数条粗如成人手臂、闪烁着冰冷金属光泽的黑色锁链,穿透了它的琵琶骨与尾椎,将它牢牢锁在禁制核心。锁链之上,刻满了镇压与汲取的符文,正不断抽取着它的龙元与控水之能!
这些被抽取的力量,并未消散,而是通过禁制,汇入了古堰的结构之中,强化着其分水、固堰的功效!这李冰修建的古堰,竟是以囚禁、抽取这条蛟龙的力量为核心来运转的!
而那蛟龙,经过数百年的囚禁与抽取,早已元气大伤,妖力枯竭。它的怨念与不甘,积累了数百年,如今已到了爆发的边缘。它不再甘于被抽取,开始疯狂挣扎,以其残存的本能,强行吸纳周围所有的水灵之气,试图冲破封印,这才导致了上游水脉被锁,下游干旱的异象!
“原来如此……”宁瑜心中了然。这并非孽龙破封作恶,而是一场持续了数百年的囚禁与反抗。李冰当年或许是为了根治水患,手段却过于酷烈,以活生生的蛟龙为堰基,取其龙元维系堰体。如今时过境迁,禁制松动,蛟龙将亡,其垂死反扑,反而酿成了新的灾祸。
“嘶——吼!”
水底的蛟龙似乎感应到了宁瑜的探查,发出一声更加暴怒的龙吟!它猛地挣扎起来,带动着穿透躯体的锁链哗啦作响!整个古堰都随之震动!堰口那被强行锁住的水流,更是剧烈翻腾,仿佛下一刻就要冲破束缚,化作滔天洪水!
一股庞大的、混合了龙威与水灵之力的冲击波,从水底直冲而上,轰向宁瑜!
宁瑜早有准备,周身清光流转,化作屏障,将那冲击波稳稳挡住。但他眉头却皱得更紧。这蛟龙虽被囚禁削弱,但其本源毕竟是龙属,垂死一击,威力不容小觑。若强行镇压,只怕会激起它更剧烈的反抗,甚至可能导致禁制彻底崩溃,堰毁龙亡,洪水滔天。
必须化解其怨气,平息其反抗,再图解决这囚龙之局。
宁瑜尝试以神念沟通:“蛟龙,我知你被囚数百载,怨气深重。然锁拿水灵,致使下游干旱,生灵涂炭,岂是你龙族所为?若能平息怒火,放开对水脉的禁锢,或可寻得两全之法。”
“两全?”蛟龙的神念充满了痛苦与讥讽,如同雷霆在宁瑜脑海中炸响,“李冰老儿囚我于此,抽取龙元,维系此堰数百年!如今我油尽灯枯,只想破开这牢笼,寻一解脱!下游生灵?与我何干!我之苦,谁人曾怜?”
它怨念极深,根本听不进劝解,反而更加疯狂地吸纳水灵,挣扎锁链!堰体震动加剧,甚至开始有碎石滚落!
阿翎见状,立刻显化灵鹤清影,试图以清灵之气安抚蛟龙暴戾的情绪。鹤影清鸣,带着净化与平和之意,如同清泉流入燥热的土地。
起初,蛟龙对此极为排斥,龙吟更加狂暴。但阿翎的灵鹤之气本质纯净,且蕴含着一丝上古仙禽的祥和道韵,对于同样属于灵兽的蛟龙,有着一种天然的吸引力与安抚效果。
在灵鹤清鸣的持续作用下,蛟龙那狂暴的挣扎,似乎微弱了一丝。它那充满痛苦与怨恨的龙目,看向阿翎时,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茫然。
宁瑜抓住这稍纵即逝的机会,将自身一道温和而坚定的意念,顺着阿翎营造的平和氛围,传递过去。这一次,他并非讲道理,而是直接映照出下游干涸的田地、农夫绝望的脸庞、以及那些因缺水而奄奄一息的生灵景象。
“看看因你之故,正在承受苦难的生灵。它们与你一般,皆是天地所生。你之痛苦,源于囚禁;它们之苦难,源于干渴。同是受苦,何忍相加?”
那景象如同镜子,映照在蛟龙狂暴的心神之中。它那积累了数百年的、只关注自身痛苦的怨念,似乎被这外界的惨状触动,出现了一丝裂痕。
就在这时,宁瑜肩头的纸鹤,无声无息地飞起。它并未散发强光,而是如同一个沉默的见证者,翅尖轻点虚空,荡起一圈圈蕴含着“理解”与“共鸣”的灵犀波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