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民间场 > 第二话:织梦补天隙

第二话:织梦补天隙(2 / 2)

清虚道长沉吟片刻:“天隙之现,必是天地阴阳失衡所致。长乐郡近年来商业繁荣,人心浮躁,阳气过盛,阴气衰微,导致天地之气失调。要补天隙,需先平衡阴阳。”

“如何平衡?”

“需有至阴至纯之物为引,辅以织梦之术,方可在梦境中修补天隙。”清虚道长目光深远,“但梦境修补只能治标,真正治本,需得人间正气回升,阴阳自调。”

宁瑜若有所思:“至阴至纯之物...阿翎的灵犀珠可算?”

清虚道长摇头:“灵犀珠虽为灵物,却是阴阳调和之宝,非纯阴之物。”他顿了顿,“老朽倒是知道一物或可胜任——月华凝露。”

“月华凝露?”宁瑜第一次听说此物。

“乃月之精华所化,只在月圆之夜,于特定的月华井中才能采集。离此三十里外的月老村,原有一口月华井,不知如今是否还在。”

宁瑜记下信息,又问道:“那织梦之术...”

清虚道长叹息:“织梦一族早已隐世,难寻踪迹。”

“晚辈已找到织梦族后裔,只是年纪尚小,技艺未成。”

清虚道长眼中闪过惊喜:“天不亡我长乐!小友,速带那孩子去月老村取月华凝露,老朽在此设坛,助你们一臂之力。”

宁瑜拜别道长,匆匆返回城中。刚进城门,就感觉气氛不对。街上行人稀少,许多店铺都关门歇业,偶尔见到几个行人,也是行色匆匆,面带忧色。

回到住处,只见阿翎正在照顾云织,小姑娘面色苍白,似乎受了惊吓。

“又出什么事了?”宁瑜问。

阿翎忧心忡忡:“你走后,云织突然昏倒,说是梦境中的黑影试图侵入她的意识。我用灵犀珠才将她唤醒。”

云织虚弱地说:“它们在找我...因为我能修复梦境,所以它们想先吃掉我...”

宁瑜心知不能再耽搁,当即决定:“我们立刻动身去月老村,取月华凝露。”

简单收拾行装后,三人冒雨出城。通往月老村的山路因连日大雨而泥泞不堪,好几次他们都不得不下车步行。

“为什么月老村会有月华井?”途中,云织好奇地问。

宁瑜解释:“据说月老村原名月华村,古时是织梦族的聚居地。月华井是织梦族举行仪式的重要场所,后来织梦族隐世,村落改名月老村,那口井也逐渐被人遗忘。”

阿翎若有所思:“所以云织的祖先可能就来自那里?”

“极有可能。”

傍晚时分,三人终于抵达月老村。这是一个依山傍水的小村落,不过十几户人家,因连日大雨,村中几乎不见人影。

宁瑜向一位老者打听月华井的位置,老者摇头道:“那口老井啊,早就干涸了,就在村后的山谷里,路不好走,你们去那里做什么?”

宁瑜不便明言,只说是寻访古迹。按照老者的指点,他们沿着一条小径向山谷走去。

山谷深处,果然有一口古井,井口以白石砌成,刻着早已模糊的古老纹路。井中确实干涸,只有几片落叶和积水。

“这井已经没水了,怎么采集月华凝露?”阿翎担忧地问。

宁瑜观察井壁和周围环境,发现井口对准的方向正好是月亮升起的位置,井周围的石头上刻着复杂的星图,虽然历经风雨侵蚀,仍可辨认。

“月华凝露并非普通井水,”宁瑜解释道,“而是月华在特定条件下凝结成的露珠。即使井已干涸,只要仪式正确,仍可采集。”

云织绕着井走了一圈,突然伸手抚摸井沿上的刻痕:“这些图案...我梦里见过...”

她闭上眼睛,双手轻按刻痕,口中念念有词。奇迹发生了,井中的积水开始发出淡淡的银光,空气中的水分在井上方凝聚,形成一颗颗闪烁着月光的露珠,缓缓落入井中。

“月华凝露!”宁瑜惊喜道,“云织,你开启了月华井!”

云织睁开眼,也惊讶于自己的作为:“我只是...觉得应该这么做...”

阿翎取出特制的玉瓶,小心收集凝露。就在这时,一阵阴风吹来,井边的温度骤然下降。

“它们来了!”云织惊恐地指向天空。

只见一团巨大的黑影从天而降,不再是梦境中的虚体,而是几乎凝成实体的恐怖存在。它有着无数触手般的黑气,所过之处,草木迅速枯萎。

“梦境黑影竟然能进入现实?”阿翎震惊。

宁瑜护在二人身前:“天隙扩大,梦境与现实的界限已经模糊。小心,它比在梦境中更强大!”

黑影发出刺耳的尖啸,向三人扑来。阿翎迅速化身白鹤,振翅迎击,灵犀珠在月光下熠熠生辉,形成一道保护屏障。然而黑影的力量远超预期,轻易突破了屏障,将阿翎击退。

宁瑜抽出随身携带的桃木剑,划破指尖,以血绘符。符文化作金光,向黑影射去,却如泥牛入海,毫无作用。

“没用的,”云织突然说,“它不怕寻常法术,因为它本身就是‘无’的存在,专门吞噬‘有’。”

“那该如何应对?”宁瑜问。

云织眼中闪过决然:“用梦对抗梦,用‘无’对抗‘无’。”

她盘膝坐下,双手在虚空中快速编织,这一次,她不是在修补,而是在创造——创造一个纯粹的空无之境。

令人惊讶的事情发生了,随着云织的编织,她周围的空气开始扭曲,形成一个透明的漩涡。黑影触及这个漩涡,竟被一点点吸入、分解。

“这是...织梦族的‘空无之织’?”宁瑜震惊不已。他只在最古老的典籍中见过相关记载,据说织梦族的至高技艺,可以编织虚空,创造虚无。

云织面色苍白,显然这一技艺对她消耗极大:“我支撑不了多久...快取凝露...”

阿翎加速收集月华凝露,宁瑜则护在云织身旁,以防不测。

就在云织即将力竭之际,天空突然传来清虚道长的声音:“小友退后!”

只见一道金光自远方射来,击中黑影,将其暂时定住。清虚道长凌空踏步而来,手中拂尘挥洒出道道清辉。

“道长!”宁瑜惊喜。

清虚道长面色凝重:“天隙已扩大至危险程度,必须立刻修补。月华凝露可采集完毕?”

阿翎点头,举起装满凝露的玉瓶。

“好!”清虚道长转向云织,“孩子,你可愿与老道一同补天?”

云织坚定点头:“愿意!”

清虚道长对宁瑜和阿翎道:“你二人护法,勿让任何事物打扰我们。”

说罢,道长与云织相对而坐,月华凝露悬浮在二人之间,散发出柔和的月光。清虚道长念动咒语,云织则开始编织梦丝,这一次,她以月华凝露为引,编织的不再是普通的梦境,而是能够弥合天地裂隙的“天网”。

宁瑜和阿翎警惕地守护在周围,防止黑影再次来袭。然而黑影虽被暂时定住,却仍在挣扎,道长的金光正在逐渐减弱。

“它太强大了,”阿翎担忧地说,“道长恐怕支撑不了多久。”

宁瑜凝视着黑影,突然灵光一闪:“我明白了!这黑影不仅是天隙的产物,也是人间负面情绪的凝聚。单靠外力难以彻底消灭,必须从内部净化。”

他转向阿翎:“我要进入黑影内部,找到它的核心进行净化。”

阿翎大惊:“太危险了!你可能永远被困在里面!”

宁瑜微笑:“相信我。而且,有你们在外面接应,我一定可以回来。”

不等阿翎反对,宁瑜已盘膝坐下,灵魂出窍,化作一道流光射入黑影内部。

黑影内部是一片混沌的黑暗,无数破碎的梦境和负面情绪在其中翻滚。宁瑜稳住心神,在混沌中寻找黑影的核心。

不知过了多久,他在黑暗深处发现了一个不断旋转的黑色漩涡,那便是黑影的力量源泉。靠近漩涡,宁瑜感受到了强烈的恐惧、绝望、贪婪、愤怒...这些都是长乐郡百姓的负面情绪,被天隙放大,凝聚成了这个可怕的存在。

宁瑜尝试用法术净化漩涡,却发现自己的力量如杯水车薪,根本无法与如此庞大的负面能量抗衡。

就在他几乎放弃之际,怀中突然飞出一只纸鹤——正是之前使用过的那只。纸鹤在黑暗中散发出柔和的光芒,所到之处,黑暗退散。

宁瑜恍然大悟:纸鹤代表的是纯粹的希望与善意,正是负面情绪的克星。

他集中精神,将全部心力注入纸鹤。纸鹤的光芒越来越亮,最终化作一只光芒四射的凤凰,向黑色漩涡扑去。

光与暗的碰撞产生了剧烈的爆炸,宁瑜被震飞出去,在失去意识前,他看到了漩涡开始崩解...

现实世界中,清虚道长和云织的补天仪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月华凝露化作无数光丝,编织成一张覆盖天空的巨网,缓缓升向天隙。

就在这时,黑影突然崩解,化作无数光点消散在空中。宁瑜的魂魄回归本体,喷出一口鲜血,面色苍白如纸。

“宁公子!”阿翎急忙上前扶住他。

“我没事...”宁瑜虚弱地说,“黑影...已经净化...”

天空中,梦丝编织的天网覆盖了裂痕,天隙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开始愈合。雨势渐小,乌云散开,久违的阳光透过云隙洒向大地。

清虚道长收功起身,面带微笑:“天隙已补,人间可保百年太平。”

云织因消耗过度,昏倒在井边,被阿翎及时扶住。

数日后,长乐郡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天空中的裂痕完全消失,雨过天晴,阳光明媚。破庙中的病患陆续康复,那些可怕的噩梦也不再出现。

云织决定留在月老村,跟随清虚道长学习控制自己的能力。临别时,她将一块亲手编织的梦丝手帕送给宁瑜和阿翎:“只要戴着这个,你们就能在梦中相会。”

宁瑜和阿翎回到城中,继续他们的济世之旅。而那只救过他们的纸鹤,被宁瑜小心地收在匣中,等待着下一次的召唤。

夜晚,宁瑜在灯下记录这次经历,最后写道:“天隙虽补,人心难平。若要长治久安,还需教化人心,扶正祛邪。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窗外,明月高悬,星河璀璨。在某个不为人知的角落,新的故事正在悄悄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