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正一 > 第77章 灵犀六境,太湖暗涌

第77章 灵犀六境,太湖暗涌(1 / 2)

山谷幽静,溪水潺潺。距离万毒沼泽归来已过半月。阿芜的伤势在孙爷爷的精心调理和林正持续以混沌之气温养下,已基本痊愈,损耗的本源虽未完全恢复,但气息沉稳,巫力愈发精纯内敛。林正则利用这段难得的平静时光,一边守护阿芜,一边潜心梳理此番历练的收获,尤其是对自身精神力量——“灵犀”之境的探索。

这一日,月朗星稀。林正盘膝坐于溪边青石之上,心神沉入识海。他并未急于运转真气,而是将全部意念集中于《三算天书》所载的“灵犀”奥义之上。过往,他更多是利用灵犀之力辅助推演、感知外物,而今,他欲系统性地内观自身精神境界,明晰前路。

依照心法指引,他首先审视自身。

第一境「观微境」,他早已圆满。 云州大牢中洞察邪神骨印记,太湖畔看破水傀虚实,万毒沼泽内感知能量乱流节点,皆是此境体现。心念动处,【观色天】自然运转,眼前不再是寻常夜色,而是天地间灵气如涓涓细流,草木生机如点点萤火,甚至能清晰“看”到不远处屋内阿芜体内巫力如湛蓝湖泊般缓缓流淌的轨迹。此境于他,已是本能。

第二境「闻心境」,亦已稳固。 他闭目凝神,【闻声天】悄然展开。耳中不再是简单的风声水声,而是能捕捉到更深的“声音”——溪水欢快的低语,夜风带来的远方潮湿气息,乃至……身旁阿芜心中那份劫后余生的宁静,以及对前路的一丝隐忧。同心契的存在,让他在此境的感知尤为敏锐。他甚至能隐约感受到手腕上碧鳞蛟所化小蛇沉眠中传递出的依赖与安心。

“前两境,重在感知与接收,是‘知’的层面。”林正心中明悟,“而真正的蜕变,在于从‘知’到‘行’。”

他将意念投向更高的层次。

第三境「共鸣境」! 此境他已有触及,但尚未圆满。他回忆起万毒沼泽中,与阿芜联手引动废墟风暴时的心神交融;对敌时,意念与菩提佛珠、与阴阳混沌体产生的深度契合。那是一种超越言语的默契,是精神力量开始主动影响、调和内外环境的开端。

他尝试主动进入此境。意念如丝,缓缓探出,并非强行控制,而是轻柔地“触碰”身旁的溪水。起初,水流依旧故我。他并不气馁,调整心绪,想象自己化作水流的一部分,感受其清凉、流动与包容。渐渐地,奇妙的变化发生了。在他意念笼罩的一小片水域,水流的速度似乎放缓了少许,水面泛起的涟漪也变得更加圆润柔和。并非强行改变,而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共鸣”与“顺应”。

“这便是共鸣……以我心,印万物之心。”林正心中升起一丝明悟。他知道,若能将此境修至大成,言出法随的雏形、神念化弦干涉现实将不再是难事。

至于第四境「化界境」,他已然踏入!掌中佛国的开辟与成长,便是最直接的证明。那已不再是简单的感知或共鸣,而是以无上精神力量,结合对空间法则的领悟,硬生生开辟出一方属于自身的“界域”!虽然这佛国尚在雏形,需要混沌源核和大量能量支撑,但确确实实是化界境的标志。他心念微动,便能感知到佛国内部的山川雏形、灵气流转,那种掌控感,是前三个境界无法比拟的。

“化界之上,尚有创世、超脱……”林正感受到前路的浩瀚。第五境「创世境」需在自身界域内制定法则,第六境「超脱境」更是精神与大道相合,遥不可及。但他道心坚定,并无畏惧,反而充满了探索的欲望。

就在他沉浸在灵犀感悟中时,同心契传来一丝微弱的波动,是阿芜的呼唤。

林正收敛心神,睁开眼,只见阿芜不知何时已来到身边,手中拿着一枚散发着微弱水波纹路的传讯符箓,神色略显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