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至堂前,许清安已起身相迎。
双方见礼落座后,那官媒便巧舌如簧,将陈平如何心仪豆娘、陈家如何诚心求娶的心意娓娓道来,言辞既体面又恳切。
陈老夫人亦温言道:“许先生,豆娘姑娘贤淑聪慧,医术高明,我们一家都打心眼里喜欢。若能得此佳妇,是我陈家的福分。”
“家中小儿陈平,性子实诚,懂得疼人,今日老身腆颜前来,便是想为他求娶豆娘,还请先生成全两个孩子的心意。”
许清安目光平静,心中了然。
他并未立刻回答,而是缓缓端起手边的茶盏,轻呷一口。
方将目光转向一旁侍立、脸颊绯红的豆娘,声音温和却带着询问:“豆娘,你意下如何?”
豆娘抬起头,声音虽轻却清晰无比:“仅凭……先生做主。”
许清安闻言,眼中掠过一丝几不可察的欣慰。
他放下茶盏,对陈平母子微微颔首:“既是她二人两情相悦,陈家家风敦厚,陈平亦是个踏实可靠的,某便替其亡故父母应下这门亲事。”
媒人闻言,大喜过望。
陈老夫人闻言,也是满面笑容,连声行礼道谢。
“不必多礼。”
许清安虚扶一下,一股柔和的力量便止住了她的客气,“往后,豆娘便托付与你陈家了。望你们谨记今日之言,莫负她心。”
“先生放心,陈家定不负豆娘!亦不负先生所托!”陈老夫人激动地应道,目光灼灼。
婚事既定,后续的纳采、问名、纳吉等诸般礼数,便在祥和喜悦的氛围中一一进行。
许清安亲自为豆娘备下了一份极其丰厚的嫁妆,不仅包含了这些年来她行医所得。
更有他添置的许多产业,平安堂亦明确作为她的嫁妆,由她日后自行经营。
这份厚爱与支持,让豆娘与陈家都感念不已。
婚期选在了一个腊月里的良辰吉日。
婚礼并未追求奢华排场,女方这边只在平安堂及左近胡同设宴,邀请了街坊邻里与少数挚友。
院内院外张灯结彩,红烛高燃,一派喜庆气象。
巴特尔得知消息,特意送上厚礼,并以“娘家人”的身份,豪爽地帮忙招呼宾客,笑声洪亮。
老周也由儿孙搀扶着来了。
看着凤冠霞帔、明艳不可方物的豆娘,与那仪表堂堂、满眼爱意的陈平站在一起。
笑得合不拢嘴,连连道:“天作之合!天作之合啊!周成兄弟和信娘在天有灵,定是欢喜得很!”
是夜,宾主尽欢,觥筹交错。
许清安在男方家布置的礼堂坐于主位,接受着新人的三拜。
他看着豆娘盛装之下,眉眼间洋溢着从未有过的幸福光彩。
看着陈平小心翼翼搀扶着她,眼中满是珍视,心中最后一丝牵挂也安然落下。
他端起酒杯,对新人只温言道:“同心同德,白首偕老。”
礼成之后,喧嚣渐散。
洞房之内,红烛摇曳,将满室映照得温暖而朦胧。
陈平轻轻握住豆娘的手,目光温柔似水:“娘子,能娶到你,是我陈平几世修来的福分。”
豆娘抬眸望他,眼中水光潋滟,却是喜悦的泪光。
她反手握紧了他,轻声道:“能嫁与夫君,亦是豆娘之幸。往后,我们一同侍奉先生,经营这平安堂,可好?”
“自然!平安堂是你的根,也是我们的家。”陈平郑重承诺,将她揽入怀中。
红烛噼啪轻响,映照着这对新人紧密相依的身影。
也映照着窗外那轮见证人间无数悲欢离合的皎洁明月。
一段崭新的、充满希望的尘世旅程,在这静谧而幸福的夜晚,悄然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