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钱?”他问。
摊主伸出三根手指:“三百文。”
许清安付了钱,将铜镜收起。
他不知这镜划不划算,但其内那丝丝缕缕的岁月沉淀之气,可见其实乃一个古老物件。
时至正午,许清安走入一家临河的茶肆。
拣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点了一壶龙井,几样茶点。
窗外运河如带,舟船往来,远山如黛,秋色宜人。
茶博士沏茶的手法娴熟,青瓷茶盏中碧波荡漾,茶香清幽。
许清安轻啜一口,只觉沁人心脾。
这些日子忙于诊病修炼,难得有如此闲适时刻。
邻桌几位士子正在高谈阔论,从诗词歌赋谈到朝政时事。
许清安静静聆听,颇觉有趣。
这些读书人胸怀天下,言谈间自有股浩然之气。
这时,一人走向许清安。
是林慕白:“许郎中今日怎得闲?”
许清安诧异的看着他:“得空歇歇,未料到竟然如此有缘再碰到慕白兄台。”
许清安当下邀请他同席,二人相谈甚欢,从他口中得知不少趣闻。
“许兄可知,近日朝廷惠民局,要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林慕白道,“这可是医家盛事。”
许清安颔首:“略有耳闻。若能规范方剂,统一药性,实是百姓之福。”
二人谈医论道,不觉日影西斜。临别时,林慕白道:“今日再遇许兄,实乃幸事。他日若得闲,可来太学一叙。”
辞别林慕白后,许清安又去书市逛了逛,竟淘得一本罕见的《雷公炮炙论》古抄本,心中甚是喜悦。
看看天色不早,便提着东西,沿着御街缓步而归。
秋阳西斜,将他的影子在青石板上拉得很长。
这一日的闲逛,见识了风物,结识了朋友,收获了古物,心中颇感畅快。
然而,就在接近保安堂所在的街巷时,他敏锐地察觉到一丝不同寻常的气氛。
往日里这个时辰,应是炊烟四起,邻里往来,孩童嬉戏的闲适景象,今日却显得有些过于安静。
巷口甚至多了几个陌生面孔的差役,按着腰刀,目光锐利地扫视着过往行人。
许清安心中微疑,加快脚步。
越往里走,气氛越发紧张。
竟有身穿公服、手持铁尺锁链的官差在巡逻盘查,见到面生之人便上前询问几句。
街坊们都躲在门后或窗边,窃窃私语,面露惊惶。
“张大哥,这是出了何事?”许清安见到一个相熟的街坊,忙低声询问。
“许郎中回来了?哎哟,可是出了大事了!午后时分,不知从哪冒出来两个武林高手,一男一女,就在前面那条街上动起手来!”
“打得那叫一个凶险,刀剑乱飞,瓦片都碎了好多!听说是那男的劫持了个孩子,那女侠是为了救孩子才跟他打起来的!”
那姓张的汉子见是他,松了口气,又紧张地四下看看,压低声音道。
“竟有此事?!”
许清安一惊,“后来如何?孩子可救下了?”
“救是救下了,那女侠厉害得很,拼着受了伤把孩子抢了过来。但那男的也凶悍,伤了女侠后自己也没了踪影。”
“现在官差正在这一片搜捕呢,说两人可能都躲在这附近了,让我们都小心门户,见到生人立刻报官!”
张大哥心有余悸,“真是吓死人,光天化日的……许郎中你也快回去吧,关好门,最近不太平!”
许清安谢过张大哥,心中却波澜微起。
武林人士?
当街械斗?
他平日里也听闻说书人讲过江湖恩怨,在临安城中亦偶见携刀佩剑的侠客身影。
以前只觉他们轻功高来高去,剑法刀光凌厉华美,遥不可及。
如今这事竟发生在自己熟悉的街巷,还牵扯到孩童安危,感觉顿时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