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可想起德西的棉袄。与其在门口这里等得煎熬,不如去找点事做。
她在床边书桌上裁剪。德西比自己高一头,肩膀宽阔,又是棉袄。自然要做得宽松。
那件旧教士袍做内衬,剪几刀就没有余料了。
这是她男人,冬天总要穿得体面。那剩下的布票,买新的厚实布料去做外层。
她比划着来去,布料还是不够。
算了先不想了。一只一只袖子开始缝起来。
德西的机械表就在枕头边,她就着煤油灯缝了好久,看一眼,都12点了,外面一点动静都没有,德西今天不回来了。
小可洗漱了躺在床上。一挨到枕头,想起昨夜,德西是怎么搂着她亲着她。
哎呀,那小心脏就\"噗通噗通\"跳得,速度都加快了,小脸都又红了。
德西,他好好看啊。还有,他摸得,怎么那么舒服啊……
就想躺在他怀里,被那么一直温柔地摸……
小可将小脸蛋埋在旁边枕头上,贪婪地闻着,上面似乎还有德西残留的气味。
她还举着煤油灯照了照枕头,可气,连一根掉落的金色头发,都没找到。
那个家伙肾好,不脱发啊!
*
当天傍晚饭前,德西就修改了说明书上的错误。
收工后,给几位农机操作员做了使用培训。
还帮忙检查了苏联那批旧机器,修理了小毛病、换了配件。
他抓紧时间追求严谨、高效,全程除了技术指导,没有跟人说任何其他闲话。
杜为国在旁边,越看越赞不绝口。
晚餐时,德西拒绝了桌上的米酒。他醉过一次,深知这酒的威力,他要保持头脑清醒。
再说了,今晚醉了,可没有媳妇陪他坐在一起看月亮、抱着他的脑袋说话喽。
他要早睡、养精蓄锐,明天还要办事儿呢!
杜为国和马昆看在眼里,这个人不沾烟酒,不爱场面上的寒暄交际,是一门心思干活的人,也不勉强。只一个劲让他好好吃饭吃菜。
食堂做了一桌最丰盛的,厨子知道接待大人物,煎炒烹炸地忙活,还准备了明天的早午饭材料,给这个师傅开小灶。
别的不说,德西干掉了四个原生态鲜美大鸡腿。吃满足了!
次日德西起了个大早,醒来就去那卡车场地挑废品。
杜为国的原话是: “那堆废材,只收100块。你想要啥就拿啥,就算都拿走,都给你。”
李大和和洪队昨夜和马昆称兄道弟、喝了米酒high得很,起床时已经十点多了。
到处找德西。最后就看见德西带着副劳保手套,已经把一堆乱七八糟的不知道什么玩意,装上卡车一角了。
之后,农场给的一大堆东西,也全装在车上了。
德西还要了些焊接、剪钳工具。但凡农场里有,都给他。
还跟农场借了发电机、电灯泡,焊接工具这些,下个月来的时候还一些。
杜为国坚持留他们吃了中午饭。离开的时候,给了德西一个小信封。
德西一看可开心了,里面是一堆乱七八糟的票,除了地区的,还有全国的。
基本上生活所需,只要镇上供销社有的,他都能买到了。
想起昨天晚餐这位场长说的,“德师傅,以后每个月来一次好不好?”
农场里有种子化肥、猪牛育种、鸡鸭苗、农产品,与富洪镇供销社、农业社也有合作。
德西去一趟,正好能帮忙拉一车货,顺便维护机器。
如今给这么多票,说明对方不是想做一锤子买卖,是想跟他长期合作。
德西看着车上的一样样东西,他也没想到,当初教堂沦落到连盐都买不起,什么票都没有,现在会拥有这么多。
德西扫一眼田野上分散着工作的农机,他会再来的。
只要这里有需要,哪怕是间接买了他家造的机器,他也会免费维修到底。
但是没想到农场还会赠送他这么多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