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偏偏此时的华国,闹停工停学、不搞教育,摒弃和鄙视学历、证书、技术专家、知识分子,就根本不认这些。
这几年没有学习、培训,工业技术一直没有发展、停滞、走向落后,让杜为国场长这样的经济发展派们,捉襟见肘。
现在机器的问题是卡穗。同一排稻穗,总有1\/3割不断,卡在槽里面,就得停机检修。
德西忍着内心起伏着的激情澎湃,冷静地排除故障,最终发现了问题。
在机器重新启动并正常运行后,马组长和杜场长都是欣喜若狂。
杜为国看着德西,就像看着一块和氏璧一样。
他好想把这小伙子叫到一边,好好跟他聊聊。
但机器虽然启动、正常了,可是德西英挺的眉宇一直拧着。
他在修理的过程中,一直在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杜场长叫他,“司马……师傅。”
他扭身,蓝眸随意地扫了杜为国一眼,脱口而出。
“等一下。……还没修好。”
德西转过身去,就没再理杜为国,但杜场长一点儿也不生气。
德西的目光追随着驾驶员启动机器,自己也迈腿,跟着收割机同步走。
GocRb系列产品,机械轴承都是精钢、精工制造,卖价贵,自然有贵的道理。
在欧洲市场保修十年,这不是可以轻易说出来的售后承诺。
乌口农场才进口半年,收割机才用了不到两周,六台里的两台,已经一共坏过三次,故障率实在太高。
德西对自家产品有信心,它们不应该这么“坏”啊。
这不是坑他媳妇的国人嚒。
德西不跟任何人讲话,只目不转睛盯着驾驶员操作的各个步骤。
其他人看着他那高大的身影,在地里跟着机器走路,渐渐远去,想起刚才他那么认真的表情。
杜场长告诉众人。
“先别说话,让他修。”
跟着这么走了十几分钟,远处的德西让驾驶人停下。
他拿着说明书,跟驾驶人讲起了步骤注意事项,蹲下、站起、又上了机器指点,似乎是在说,操作上有问题。
杜场长这才带着人,一起走过去看。
原来这说明书,法国出口商给的是法语的原版,翻译出来的中文版还有些词不达意,导致了操作人理解差异。
可是德西也会法语,他决定,一会儿有空,索性重新翻译一版精确的中文说明,给他们看。
原因和问题找到了。德西一边解说,杜场长就一边观察着他,这个外国人,是个人才啊!
汉语说得挺溜。
一会儿要问问他,上过大学没有? 哪个大学毕业的? 怎么懂得这么多?
华国这儿的和尚,就没有会这么多的!
杜为国哪里知道,这位可不是个简单的洋和尚啊。
德西正修好部件、交代完说明书差异,李大和就捧着一碗堆得高高的饭菜,问了一路人,找过来了。看见他就心疼地嚷。
“司马德,你弄完了没有,赶紧的,先吃口饭!”
马组长这才意识到,这都快五点了。
“哎呀,司马德,他还没吃中午饭啊?”
杜场长听了,问了一嘴,小伙子吃完早饭出来的,到现在还没吃上饭。他瞪了马昆一眼。
这像话吗?解决了这么大问题的工人师傅,我们农场,竟然还没给人家饭吃!
居然,是让人饿着肚子干活儿的!
这也不能怪马组长啊,这仨是从洪山村赶过来买车的。谁知道,竟然顺便帮农场修好了农机 !
司马德做事认真又爱钻研,一直忙活到现在,他哪有功夫吃饭。
被这么一瞪,马昆过意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