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天堂来的风 > 第339章 尽快把这事捅破

第339章 尽快把这事捅破(2 / 2)

小可心里不知怎地,泛起一股子特别腻的甜。德西又低声对她说。

“那块野猪皮,能做两双鞋。”

小可瞪大乌亮亮的眼睛。

“给我做了?”

德西点点头,目光向下去看她的脚丫。差不多。给鞋匠的尺寸应该没有错。

再抬头,见着姑娘眼神里,一股子汹涌而出的温柔,再也藏匿不住般,直往外、对着他涌。

他了然般地笑笑,去井边洗手。

“我饿了。吃饭吧。”

小可赶紧转身,叫着大家,把饭菜端上餐桌。

德西带回来的粽子是两种,一种是白粽。

另一种是碱水粽,是泡过草木灰的糯米,粽子绿莹莹的,有箬叶特殊的清香味,个头还袖珍,跟大白粽不一样。

三只碱水粽,个头只有白粽的三分之一,却跟白粽一个价格。

五只粽子,都切成块,这样每个人都能尝尝不同风味。

白粽有些寡淡,洪宁和小可从来没吃过这种碱水粽。吃了一块简直太清香了。

德西尝了一口。看见小可眼睛里的馋意,就心知肚明。

他只吃白粽,把碱水的留给她。

小可的黑眸笑盈盈的,像蓄了一汪水。她知道这家伙是把好吃的让给自己。哎呀,怎么这么好啊。

李婆婆在一边感慨说,今年教堂地里的红薯,这几天她跟比尔收了有五十斤。可以做补充粮食。

无论如何,今年冬天的日子,比起去年都更好过。不会缺吃少穿了。

说到\"少穿\",小可咬着粽子,身子一个激灵。

边吃,边看着德西身上的单薄衣衫,突然想起,冬天来了,该给德西做棉衣了。

这阵子小可也参加劳动,忙来忙去,把这么重要的事儿给忘了。

德西来时,只有那么一只小箱子,一切都需要从供销社买。

这会儿民风淳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德西的小箱子放在卧室,就没人动。

房间布置简陋,小可除了扫扫地擦擦桌子,就没有别的家务。

德西就那么两身衣服,在旁边一个小木斗柜里放着。

其他人别管棉衣旧不旧、破不破,至少都有。德西可没有。

他不只没有棉衣,还没有棉被。

今年洪山村产的棉花可并不多,生产队给国家上交了大部分,自己留了些。

二百多口人都要过冬,听说每人只能分一斤。

这才五斤棉花,要做五个人的被子肯定不够,只能给德西一个人用。

其他人只能先用旧的,等明年新棉花下来了,再说。

还有,冬天取暖何止只需要床铺垫的稻草,还要足够的柴火。

家家户户从初冬开始,已经储备取暖柴。

湖武市冬天气温并不太低,但也需防寒流来袭。

前两年教堂的柴火,肯定是不够的。有教民的时候,他们会送几捆。

去年冬天彻底没人送了,比尔跟村里商量,要了人家的两捆,将就着用。

只要一降温,所有人就钻进被窝里,尽量不下地、不出门。

今年肯定不能那么干,还要出去劳动呢。

当下大家就合计,要赶紧去山里捡柴。晚饭要早些做、早些吃,早点出发。

想到这些柴火,会让大家今年冬天暖和起来,大家就都充满了干劲。

取暖这一点,和德西从小长大的经历一样,城堡里的壁炉,那时候也需要木柴。

二战后家里再次发达了,才大部分改成电,但保留了一些传统式的,还是烧柴。

德西和小可得去山上寻柴。

那座山可不像艾兰德城堡附近的森林,一步之遥。走路过去,离村子、教堂都不近。

即使是干柴,将一大捆背回来,也是需要体力的。

但各家的柴各家寻,村里地里可没有那么多。有本事就都上山去背。

捡柴火,还不能占生产队挣工分的劳动时间。这时候,家里有壮劳力就太重要了。

背一大捆柴走一小时,很费力气,就算用板车去拉回来,也得一小时。

于是这几天傍晚下工后,大家赶紧吃完饭。德西带着小可、洪宁去山上。

不只是捡,还得砍。德西从小在森林长大,这种活儿当然干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