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和挠挠头,想了想。
“那行。革命就好。为人民服务。”
德西微笑着回答他。
“为人民服务。”
小可在一旁本来很是紧张的,生怕李大和为难德西。
毕竟刚刚,才买到了那么宝贵的盐。要是起了冲突,这盐,又没了。
没想到,李大和居然走了。
回教堂的路上,小可不知为何,心情特别好。
她看着德西,总觉得他身上有一种不一样的光芒。她想到了一件事。
“哎。德西。你改个名字好不好?”
“为什么?”
“你对别人介绍自己,要说六个字。连名带姓都要说。德西·艾徳勒克,太长了,一般人记不住。”
“好啊,那你给我起一个。”
小可想了想。
“你本来就很特殊,就不要用普通的姓。我想想,你用复姓好不好?上官,东方,慕容,司马?”
德西还没开口,小可已经先否定了。
“不行,你不能用\"上官\",上官德。那是\"官\"。他们不会这样叫你的。”
“\"东方\"也不行,这个意义很重要,代表\"东方红、太阳升\",代表国 家。你也不能用。”
“慕容? 爱慕虚荣,……。这个不行,不行。这个不行。”
“那就司马吧?叫司马德? 我们古代还有个名人,叫司马光。
他还砸缸,代表砸烂旧社会、封建势力的一切。我听他们说,很有革命性。”
“那你,就叫司马德吧!”
德西明白字面意思,也知道语录里的很多词汇。
他看着滔滔不绝又兴奋着给自己起名的小可,微笑着答应了。
“好,我叫司马德。”
“司马德 !”
“好!”
他们边聊边走,到教堂时,发现张山已经在等着德西了。
*
“张老师。”
小可认识这位大学里来的德语老师。
之前,他刚被下放到村里劳动时,知道这里有个德国人,还经常来和比尔一起聊德语和德国的事儿。
不过后来,反教气氛越来越浓,他就不怎么过来了。如今德西在,他才来的。
“小可。”张山点点头。
革委会小组安排他的任务,就是每天来教堂看看,搞清楚这个新来的外国人,到底打算干什么。
这个任务很重要,在生产队那里能记工分的。张山心想,这比去体力劳动强多了。
小可熟稔地介绍。
“张老师,德西现在改我们这儿的名字了。叫司马德。他打算在这里长期居住、生活。”
司马德……。
张山是知道德西打算的,闻言,再次认真看着这个金发碧眼的小伙儿。
别说,这个名字不知怎地,还挺适合他。在古代,司马既是重要官职,也是复姓大族。
算了。现在还提那些封建糟粕做什么!
见到德西买的东西还挺多,张山倒是好奇了。
“你怎么买到的?”
德西表情幽默地道,想起刚才被人放了一马,保住了大家的盐。有些莞尔和得意。
“我,有一点点钱。”
“这些,不要票的吗?”
德西刚在供销社问过。很多东西都要票,只拿钱买不行。这倒是提醒他了。
他在教堂的院子里、晾衣服的大木架上放下盆子,就走去问张山。
“我怎么才可以,得到那个票?”
张山心想,你们这种组织外的人员,没有票啊。
张山到洪山村劳动,他妻子在市里的工厂。他一两个月才有假期回去看看。得挣工分,还有那几块钱补助,才能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