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有些想在现世能建立绝对正义的人,都被共·产主义所吸引,他们陶醉在这种信仰中。
真正关心社会问题的基督信徒,他们看到共·产主义者热衷於社会群众运动,常把社会民生挂在嘴边,不免为之所动。
比尔就是其中之一。
N·c一直在迫害共·产党员,给德国人民和国家带来了灾难。
比尔便从意识上更加亲近,想要创造更好社会秩序的共·产主义。
柏林墙还未修建之前,东德西德的教徒活动、还是来往正常的。
比尔不仅在巴伐利亚地区,也能去东德布道。
当然,东德在苏联控制之下推行社·会主义制度,强调意识形态统一,后期开始逐步限制宗教活动。
冷战初期,苏联开始的霸权,在其控制东欧各国境内,就有数个反抗迫害教会的地区。
神父们支持反对本国\"苏联化\"的行动,持续到五十年代初,结果大部分神职人员都被铲除。
斯大林直接把某东欧国家的主教,直接流放到了西伯利亚。
即使斯大林去世之后,一些国家的天主教处境,也没有太大改善。
十年后,柏林墙一建,东西德的宗教差距就大了。
天主教牧师就别想进入东德了。
*
1949年10月,东德就第一时间与新华国建交。
比尔是在东德一所教堂里布道时,接到来自华国湖武市赛克斯顿牧师写的信。
赛克斯顿是比尔的教父,是比尔父亲的好友。
他在信中描述了共·产主义·新 华国,人民积极向上,创造了一片众志成城、欣欣向荣的新生活景象。
塞克斯顿牧师,从民国时期的三十年代起就在华国,如今已是暮年。
民国蒋 介石执掌政权时,因为他和宋 美龄亲美、信基督教,传教活动一直在开展,各地也建了不少教堂,包括在乡村。
如今,赛克斯顿需要一个接任者,在这片人民翻身做主人的新生土地上,继续弘扬天主的教义和慈爱。
新华国政局终于稳定、百废待兴,这里的人民也需要主的指引,是一片传播天主之爱的和平土壤。
并且宪法规定: 公民信仰宗教自由,国家保护正常活动。
当时联合国拒不承认新华国,国际教会组织也不把这里作为传教的国家,三番五次通知在 华教士回国。
别的教士要回国,比尔却想去。
因为他受二战的心理创伤,太大了。
他要离开德国这片浸透过罪恶和血腥的土地。他要去一片新生之地,去传播主的爱。
比尔在东德布道时,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但已经感觉到斯大林打击天主教的敌意。
在西德,已经有很多牧师布道,在治愈民众被战争蹂躏过后的心灵,西德的经济,也恢复得很好。
对于赛克斯顿的邀请,比尔义不容辞,他的内心,对那个“领袖为人民谋福利,受万众敬仰”的新华国,充满了向往。
1950年,比尔毅然离开德国,去了华国湖武市。
他虽然离开了德国,却始终和艾徳勒克家保持联系。
尤其对教子德西没有断了来往,常有信件,给他讲述新华国的风土人情。
这是后话。
*
而在德西的少年成长期,整个欧洲都是反N·c 氛围,谈之色变。
之前的d 卫军、N·c 党员都隐藏隐瞒着自己的身份,从不敢在他人面前提起。
但德西的祖父哈德里,却是被公开审判、服过刑的。
这一切“人人喊打”的罪过,本来会让这个家族,承受非常大的道德谴责和打击压力。
可在后面短短几年,却又很戏剧性地反转。
因为美苏冷战,开始了。
度过了在乡下里的童年。德西从七八岁开始,就看到家族开始经历马歇尔计划。
西德的经济快速恢复,艾徳勒克家反应迅速,收回了既往商业帝国的全部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