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天堂来的风 > 第265章 战后清算

第265章 战后清算(2 / 2)

可那些待审判的战犯,听到法庭翻译错一个德语句子,都还能毫不掩饰地咧嘴嘲笑。

德国人的傲慢,在盟军眼里,简直是名不虚传。

仅凭这些说辞、事后证据就能脱罪吗?当然不能。

盟军中,尤其英国、美国人,对德国的处置、战后管理重建,甚至瓜分德国的势力范围,都另有打算。

比尔森放下材料,倒是感兴趣地,问起这东方面孔母子三人的来历。

赵杏讲述了一个与二战无关的,四十五年前的往事。

“1900年在中国清朝,八国联军侵华,俄国士兵强奸了我。

我在庆国活不下去。哈德里带我来德国,让我安全生下两个孩子、并养大了他们。

你们已经知道了。我其中一个儿子,日本人南京大屠杀时他在现场,他参与了救助中国难民。

他只出了力,还是哈德里这位德国人,在背后出了资金。

我也进过达豪集中营。哈德里一直保护着我们一家,直到战争的第四年才被抓进去。

当时,那位军官说,我们是低等人种,应该消灭清除。

他要将我和儿子、孙子们都挂在刑室的铁钩上,虐待致死。

我脚踝上,现在还有他施刑的伤痕。

是哈德里用N·c党员的身份与他交涉,救了、也保护了我们九个人。

比尔森先生。我是中国人,我儿子是俄国人的,但我们被德国人哈德里救过多次。

战争之下,每个人都有善与恶的选择。

哈德里先生做了他身为一个德国人、为国家该做的事;也做了他身为一个善良的人类,该做的事。

他应该被审判,但他应该、被公平地审判。”

比尔森看着这母子三人。

他看着赵杏脚踝上鱼鳞般遍布的伤痕,和赵仁的腿上残疾,这才被这件事震撼了。

事实上,盟军的审判,除了对战犯真正的罪行认定之外,还有一双无形的手。

艾徳勒克发展了四十年的军工产业,潜在的核心价值不言而喻。

而这背后的巨大利益,当然也是哈德里保命的筹码。

工厂可以被关闭,但是制造业核心的技术、图纸、设计,甚至熟练操控机器的生产技师,都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软黄金。

盟军高层对德国高精尖的制造业,本来就又爱又恨。

审判官员参考了证人的证词,哈德里父子确实手上没有沾血。

而在对战俘的审讯中,又发现这个家族的神奇之处。

他家参战的三子罗切尔在诺曼底已阵亡。

而次子克劳夫,竟然在几年的战争中,只给少将尼莱斯端茶递水,都没有拿过枪、从未杀过一人,堪称奇迹。

克劳夫很快就被盟军释放,回到了艾兰德。

不过他尽心服侍的那位尼莱斯将军,虽然没有加入纳粹党,却被认定为战犯,判了两年监禁。出来后应该快70岁高龄了。

哈德里被判一年监禁。这对他来说,也是最好的结果了,他对这个结果完全服从。

在他服刑期间,父亲詹尼尔以93岁的高龄,走完了家族最后一个伯爵的一生。

老头在弥留之际,倒是想起来了什么,对着身边一直在照顾自己的赵杏,颤巍巍地扭过脑袋。

此时,赵杏和14岁的孙女赫米内,都一直是看护他的主力。

詹尼尔混浊无神的眼睛盯着她,最后从嘴唇间溢出了一句。

“霍斯……妻子……”

“他的……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