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人离开主楼后,见到赵杏和哈德里一起出现,马丁一路小跑着过来,还跟父亲再告个状,要他主持公道。
“爸爸,汉克爷爷还抽了杏妈妈一鞭子呢!”
哈德里马上关切地问赵杏。
“伤到哪里了吗?让医生看看?”
赵杏捂着胳膊揉了揉,“没事。”
哈德里还是让埃莎赶紧看看。赵杏不能有事。现在医药短缺,不能小伤不养、变成大伤。直到埃莎看过确定,抹了药,才放心。
汉克父子还是生气得很,这个事过不去了。
尤其是沃特,觉得自己身为家族子弟,在家里的地位,竟然还不如一个中国女仆。
还搞出来说是霍斯的妻子,还给她财产,鬼才信!是你哈德里私下的情妇吧!你俩肯定有一不可告人的关系 !
可现在他们身无所长、一无所有,还要依附哈德里生活。自然不再去找赵杏麻烦。
否则,被赶出城堡的,将会是他们这正牌子孙 !
*
1923年,马丁11岁,克劳夫9岁,罗切尔6岁,仁、慈21岁。
他们终于全都回到慕尼黑,过上了能在城市里、好好吃饭的生活。
毕竟有两个妈妈在精心照顾,他们比起别人家的孩子,还算是幸福的。而且艾徳勒克家还有些老底儿,经得起折腾。
詹尼尔夫妇留在艾兰德乡下养老。城市解了饥荒,乡下人的日子就好过多了,没有缺粮食了,家里也重新雇了佣人。
但是,全国除了少数日耳曼、犹太资本家,没有富人。
贵族没落、中产阶层储蓄归零,底层人民失业率激增。
贵族头衔是没了,家族传承了几百年的长子继承制,不可撼动。
45岁的哈德里,做为有权继承财产的家族长子,也要承担更多的责任,比如对家庭成员的帮扶。
他要求家里所有不当军官的男性成员,不能游手好闲。通通都去职业学校、技术学校学习、进修,进工厂,承担生产、管理任务。
而赵仁赵慈,13岁就被哈德里带进工厂,在战争期间边干边学,这会儿已经培养成了两个技术骨干、算是一线小主管,收入不低。
这对儿收养的孩子,在家里没有受到任何歧视,现在已经取消了贵族头衔,就被马丁三兄弟叫为哥哥。
赵杏在艾家的地位,也不可撼动。霍斯在工厂里的股份、包括公寓,哈德里都转给了她。她也算有产者了。
将公寓租出去收租,她就住在哈德里家,照看孩子,当管家,也处理哈德里的私人事务,包括私产管理。哈德里对她非常信任。
家庭后方稳定,哈德里就全力以赴力挽狂澜。
经历过战乱,他开始关注资产平衡。马克那样疯狂地贬值,让他看到了整间屋子的现金,会一夜之间消失的恐怖速度。
从各产业恢复盈利开始,他把大部分收入利润,全部兑换成黄金金条,放在萨米尔基金会旗下银行金库,很少持有现金或存款。这成了他今后的一种习惯。
艾徳勒克在哈德里的带领下,从即将破产的边缘,一点一点,继续强势生长起来。
当然,家族子弟里,也有不适合进厂打工的。比如叔叔汉克等岁数大的,就在家养老了。
而他儿子沃特,和哈德里的弟弟卡尔,仍旧志在军事。那就接着当军官。
以家族在商界、政界的运作,让子弟在共和国里继续当军官,不是难事。
对卡尔这个唯一的弟弟,哈德里更为钟爱。当家族产业从泥潭里拔出来后,很快就出钱帮他跟意中之人,一个金发的德国姑娘结了婚。
现在虽然没有门当户对那一套了,可那姑娘家还是一个容克贵族,家里有的,只有农村一点儿不值钱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