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表示,不能保证无条件归还,只能从现在开始停止变卖。德国原主人,有优先收买权。
但是这一点哈德里等人,也无法实施,因为手里没有周转资金了,买不回。
第二,德方进一步要求保证,将来德国人在华的投资、产业不被没收,华方允诺。
民国又提出,银行、矿务公司这些,皆与德国政府有某种关联,不仅仅是私人公司,应该不属于可以购买收回的范围;德方则坚持二者都是私人企业。
民国要求改为中德合办,德方表示不便解决。
第三,德国又提出,将德国政府持有的国家债票,存入一家中立银行,作民国将来索取赔偿的担保抵押,请民国停止清理、并归还德侨财产。
华方以核完赔款所需时间较长,而不愿停止。
种种不能达成一致,于是双方最后决定将来再商议。
*
中德谈判的主要障碍,就在归还德侨私产的办法上。
华方坚持德国支付部分现金赎回,但德方不肯,因为真的打仗打得没钱了,双方为此反复交涉。
1921年4月,德国同意付给民国400万元国币,另欲以津浦铁路债券存于中国银行,作为将来支付民国战事赔偿的保证。一举赎回德国资产。
华方同意停止清理德产,收到现金后,将尚未清理者归还原主,双方最终达成一致。
中德谈判八个月,会议近四十次,1921年5月,民国政府终于与德国签订《中德协约》。
德国声明:
第一。
放弃曾经与庆朝政府订立的、所有不平等条约及特权。在平等基础上,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
第二。
中德恢复和平,准许两国民众自由贸易、注重商务,颁发来往护照,自由寄发邮物电信;
第三、在德国的华侨,德国政府将按照最优国对待。
第四,对于关税问题,德方要求保证享有最惠国待遇,在华德商不会负担比其他国更高的关税。
华方表示同意,并没有在关税上歧视德商的意思,但要保留关税自主权。
《中德协约》。
是中国近代史上与西方国家签订的第一个“平等条约”,为之后废除与其他国家的不平等条约,提供了条件。
虽然德国自身战败,才是能这样“平等”的原因。
但中德能恳切合作、互敬互重,本着领土主权的尊重,和平等相互的原则。
从此后,德国再也没有侵略过中国。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它突如其来、承担的那个强势的流氓角色,走下了历史舞台。
而哈德里被民国放了一马,家族在华除庆岛外,以私人公司名义投资的工厂、资本,收回了一部分。
这算是解了燃眉之急,也给了他日后东山再起、重新运营的机会。
但是,他庆岛的所有投资,都收不回了,全被日本收缴。
比如日耳曼啤酒厂是英德合资的,有英国人资本,经过几度交涉,日本只付了英国人资金、强行买下,对德国人的资本则实行没收。这个厂也改为日本商标。
*
举国的饥饿折磨着德国人,停战后还持续了快一年,直到1919年7月,德国才摆脱了物资封锁。
但那年整年都有人在闹事,抗议缺粮。政府控制食品价格和定量供应的做法,一直延续到了1922年才结束。
在那之前,德国各地依然设立了上千个免费食堂,每天要为百万以上孩童提供伙食,老百姓还是吃不饱饭。
一战时德国闹粮荒闹得这么厉害,纳粹后来就吸取了这个教训,在二战时拼命保证德国人的口粮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