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几乎每一两周,就有来自庆岛的信件,是霍斯写来的,纸张内容还挺厚。
但是,竟然都不是给自己的 !
都是给赵杏的。
之前都寄到艾兰德城堡,镇上邮局负责送,现在赵杏把收信地址,改到慕尼黑这座别墅了。
哈德里冷眼看着,真是稀奇。霍斯这小子,叫他多写信,他总是说没时间。
一两个月给自己写封信就算不错了,说明还能想得起他这个哥哥,信上也就只言片语,至于私人照片,一年也不给两张。
给赵杏的信和照片频繁到……霍斯的那点儿军饷,搞不好都在邮局快花光了。
重新进入慕尼黑一所学校的赵仁、赵慈,已经十多岁了,长得非常高大结实。
每当一家人出行去公园去街头散步,这兄弟俩就像婴儿车里马丁少爷的,两个虎背熊腰的护卫一样。
因为结束了聚少离多的生活,哈德里与埃莎越来越亲密,很快埃莎又怀孕了。
*
1913年夏,在庆岛殖民地服役五年之后,霍斯申请回国,并且被晋升为少尉军衔。
虽然他有服役经验,但没有正式参与前线作战,此时军饷不算高,每月100多马克。
某种程度上,比哈德里给刚来的赵杏零花钱,还低。
不过赵杏要养两个儿子,均摊了那份工资的实际购买力。艾家帮她养儿子,她自己也是要付些零花的。
她将多余的钱,存入艾家控股的德克银行。这几年,也存了快两万马克。
霍斯的收入大头,并不是靠军饷,否则他也得穷死。
哈德里给了他格瑞尔地产和卡罗纳电气公司的分红,做为他驻庆岛期间、额外照应家族生意的报酬。
这个算起来就多了。每年有4000多马克,并且还涨,随着家族事业拓展,将逐年递增。
在军官同僚中,这足以傲视群雄,不差钱的霍斯,算是传统容克地主中的新兴资产阶级富二代。
但如果霍斯要继续向上晋升,就要作战。
而同期去非洲的舒克也是赚得盆满钵满,当然来自掠夺。因为镇压得力、“英勇善战”,他也晋升成了少尉。
*
当霍斯回国的船到慕尼黑港口时,那天赵杏母子三人,都在船下接他。
五年过去,27岁的霍斯气质变得更为帅气稳重,军人的身姿挺拔,五官更为深邃英挺,辨识度很高。
人群中他们都快速找到了对方,因为赵杏和两个儿子的黑发也很扎眼。
五年不见,但有频繁倾诉日常的书信往来,彼此没有一点儿陌生感。
快十二岁的仁、慈,看见这位口口声声要操练他们的霍斯少尉,非但不恐惧,还挺期待。
霍斯离开前,他们还称呼他“霍斯少爷”,那些儿时收拾他们的各种手段,还历历在目,也有被彻底血脉压制过的记忆。
现在被要求改口,他们要称霍斯为叔叔,仁、慈便一口答应。
霍斯又凝神去看赵杏。她的黑发编成辫子、盘成发髻,是个成熟女子的模样。早已不是十年前第一次见的那个瘦弱少女。
艾家没有给她带去太多风雨,她的脸上未受岁月侵蚀,还是那样健康美丽,现在更有了一种优雅和自信。
身上的裙装,更是显露着女性优美诱人的曲线,赵杏对服装设计本来就有一定的天分。
哈德里让赵杏又受那么多职业教育,是为了自己的事业发展,也是想给赵杏提供、一个女子没有传统世俗的婚姻,也有较高质量的生活保障。
再过两年,赵杏存的钱,就买得起一套有两个房间的公寓了。
哈德里可以送给她一套,但赵杏的自尊心不会接受白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