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那日之事,若小杏是有了孩儿,可如何是好?当时也来不及服药,已经过了好几天,今日吃药也晚了。并且这当口,怎好叫人去找那种药?
她想着小杏呢,又低头看看自己的肚子。唉,自己肚里这个,也是愁人的。
只能和小杏一样,去找事情做,先不想。
小杏很快取了晾干的军服来,是长官回府后换下、小棠清洗的。乌鸦接过看了看,果然左袖那里,有一个被刀劈开的大口子。
这么大的口子,刀极锋利,想想就知道哈德里的胳膊上,不会是小伤。那砍树刀她见过。若是给自己一下,她可能会立即命丧当场。
对方拿那样凶狠的刀,他怎么还敢往上撞。他本来是身手那样好的人,难道就不会躲的吗?乌鸦心里又疼又心酸。叫着小杏。
“去把针线拿来。”
赶紧把破处缝好,叫他有得换。
德军有军服等物资装备。但显然哈德里是没时间去换军服的。
他这连着几日在园子里找人,官方名义叫\"解决伐树争端\"。调用了好几支军队,无论是统帅还是穆默公使,都关心此事,他势必要尽快去汇报。
小杏拿来针线,见乌鸦就要下手缝补。小杏立即拦了她。
“姑娘,……我来。”
在小杏心里,哈长官被俄国人砍那一刀,也是为救她受的伤。长官救她,这已经是第三次了,她无以为报。
救人一命、胜造七世浮屠。可哈长官已经救了她三次。
自己这一世,不是只把姑娘服侍到长命百岁了,是……还得把哈长官,也服侍到长命百岁。
下午她刚从小棠那里知道,姑娘有了哈长官的孩子。那小少爷、或者小小姐,便也是她要服侍的人。在小杏心里,姑娘就是长官的夫人,她才不管其他有的没的。
她瞄着姑娘的肚子。这以后,要把姑娘和小宝护好了。
“姑娘,你多歇歇,去躺着、读书写字、吹口琴都可以。这缝补的事给我做。”
乌鸦拗不过她,便去一旁看书。她想起救了自己命的那几本俄国作家的书,便特意去找来。
哈德里看的那本《战争与和平》,她看不太懂。但是那本写女人的、《安娜·卡列尼娜》是讲爱情的,她还有点兴趣。
小杏便在一旁细细地缝着军服,瞅着那么一条长口子,她一针针地缝着,鼻尖都泛酸了。
长官受的这么狠的一刀,是救了她命的一刀啊!
*
穆默原本对哈德里和乌鸦之事,并不太关注。
什么英雄救美、把人养了起来,在圣诞使馆晚会上他早已了解。
这几个月又听闻: 那艾小姐买了宅子,在京城开了裁缝铺子做洋装,这些小事他全都知道。
但本次在圆明园调兵寻人,以公事为借口,动了多支军队,影响也确实非同小可。
涉及与俄国、法国外交事务,穆默自是会问事情详细经过。而统帅也听取军官汇报过,知情。
好端端的,这位公所长官怎会大老远去那座皇家园林 ? 原来是带那位艾小姐游玩。
这一对儿,从去年八月保持到现在,穆默也觉得够长情了。
年轻人嘛,情窦初开,初尝爱情的滋味,沉溺又陷入,如未熟的青梅,甜蜜中带着懵懂?。
二十多岁的年轻男子,年少贪玩,又远征异国手握重权,虽然囿于贵族身份,按家族要求早已娶妻,但娶的,并非是自己最爱的。
此时,在欧洲贵族年轻子弟里,盛行在各国游历。那些青年人,游到哪国、就在哪国留情。英国男子喜欢上什么意大利的女仆;西班牙贵族青年爱上法国的卖花女;法国贵族少年爱上德国旅店老板的女儿,这些都是常事,有婚外情、风流韵事的也多了。
未婚的,家族便把儿子想办法拉回去,按家里挑选的贵族妻子结婚;已婚的,也只能由着那些男子,在外面先浪荡够了,总会回心转意回家的。
穆默也是过来人,自是能理解几分。
但是哈德里可不是一般军官,他背后是艾徳勒克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