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夜拿着电话,站在自家小院的枣树下,语气很肯定:
“不早。铃音,你记住,现在看起来不起眼,甚至有点挣扎的公司,才是真正的宝藏。它们的根扎得深,未来会长成参天大树。你就按计划买,长期持有,不要在意短期的波动。”
他没法跟她解释什么叫iphone,什么叫移动互联网革命,只能用自己的绝对权威来推动。
李铃音虽然不解,但她对林夜的判断有着近乎盲目的信任,立刻应道:
“好的,林总,我明白了。”
这边刚挂断李铃音的电话,杨立军电话也打过来了。
股票清仓后,量锐投资手里握着大把的现金,杨立军一下子闲了下来。
他其实并不是特别喜欢只是为了赚钱而赚钱。
现在钱也赚了不少了。
他想做点实实在在的事。
“夜哥,钱放着也是放着,我在想…咱们是不是干点实业?”
“我看吴总那边搞得风生水起,我心里也痒痒。咱们…也搞个厂子?做点啥都行!”
林夜一听笑了。
他知道杨立军这是路径依赖,看到吴斗生成功,就想模仿。
但未来的路,不止一条。
“立军,不搞厂子,有更适合你的事业。”
“那…咱们干啥?”杨立军有点急。
林夜沉吟了一下,这是一条更艰难但也更广阔的路。
“立军,你相信我吗?”林夜看着他。
“信!当然信!”杨立军毫不犹豫。
“好。那你听我说。”林夜身体微微前倾,眼神灼灼,
“量锐投资,可以慢慢收尾了。未来的大风口,不在二级市场倒买倒卖,而在真正的创造。”
“创造什么?”
“两样东西。”林夜伸出两根手指,“一个是屏幕,另一个是智能。”
杨立军一脸懵:“屏幕?手机?”
“对。”林夜语气肯定,“你想想,以后人们的生活,会离不开各种各样的屏幕——手机屏幕、电脑屏幕、电视屏幕,甚至手表上、冰箱上都会有屏幕!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他顿了顿,继续说:“屏幕是硬件,这种我们搞肯定不行,屏幕未来几年会发展得很快。
我们需要一种全新的、可以拿在手里的、能打电话、能玩游戏、能发邮件的智能设备。”
杨立军努力想象着,但还是有点抽象:“夜哥,你是说…像电脑一样,但很小?”
“比电脑小,比现在的手机聪明一万倍!”林夜比划着,
“它应该有一个好用的操作系统,就像电脑的dows95一样,但它是为移动而生的。我们可以叫它…智能手机。”
智能手机?移动操作系统?这些词对杨立军来说太陌生了,但他从林夜兴奋的语气里,感受到了巨大的能量和前景。
“这…这能做出来吗?技术从哪来?”
杨立军感觉心跳加速。
“事在人为。”林夜拍拍他的肩膀,
“我们可以投钱,组建团队,从最基础的开始研发。这东西很难,非常难,可能需要很多年,烧很多钱,甚至可能会失败。但一旦做成,那就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看着杨立军:“立军,你敢不敢牵头,来做这件事?不去搞看得见摸得着的工厂,而是去啃这块最硬的骨头,去创造一个看不见摸不着,但未来每个人都会离不开的系统?”
杨立军被这个宏大的构想震住了,也被林夜的信任点燃了。
他血液里的冒险因子沸腾起来。
搞金融是赚钱,但参与创造一个时代,这种感觉完全不同!
“我干!”他猛地站起来,眼神里充满了决绝和兴奋,
“夜哥,我听你的!你说怎么干,我就怎么干!”
“好!”林夜也很高兴,
“第一步,我给你资金,你以丛生集团的名义,在复交大学成立一个联合实验室。依托高校的人才和科研资源,招募最好的软件工程师、系统架构师,不要怕花钱,我们要做,就好好做!”
很快,由杨立军牵头、丛生集团投资的“移动智能系统研发实验室”就在复交大学挂牌成立了。
消息没引起太大轰动,很多人甚至不明白这个实验室到底是干嘛的。
只有杨立军意识到,自己和林夜又向一个全新的领域发起了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