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顿的秋天很美,但这一刻,寒意刺骨。
他终于转身,走向来时的路。
杰斐逊,一位四十多岁的绅士研究员,在窗边目睹了这一幕,对身边的同事轻声感叹:
“东方人的情感真是难以捉摸。明明眼中写满了不舍,行动上却如此克制。这种深藏的深情,既令人感动,又让人惋惜。”
他摇摇头,无法理解这种充满矛盾的爱。
*
大理,色拉镇。
小惠正在院子里晒床单,听见脚步声抬头,愣住了。
清华拎着个旧行李箱站在门口,脸色白得吓人。
这才多久不见,她整个人瘦了一圈,眼睛又红又肿,像是随时会倒下。
清华妹妹?小惠赶紧擦擦手跑过去,“你…你怎么了?快进来!”
清华张了张嘴,没出声。
眼泪先掉了下来。
小惠接过箱子,拉着她往屋里走。
箱子很轻,像是随便塞了几件衣服就出来了。
院子里有张竹椅,清华坐下后一直低着头。
小惠倒了杯热水递过去,发现她的手冰得厉害。
出什么事了?小惠轻声问。
我错了...清华的声音哑得几乎听不清,都是我的错...
她哭得肩膀发抖,断断续续说了些话。
小惠安静地听着,从她言语中,大致拼凑出了真相:
一个隐藏的秘密,一场意外的暴露,以及随之而来的、她无法承受的自我谴责。
她用力握紧清华的手。
“清华妹妹,”
“别急着给自己定罪,事情发生了,那就发生了,
这里不是大都市,这里是色拉!
这里只有风花雪月,没有勾心斗角。
这里没有那么多对与错,别再想了好吗!”
她目光温柔地落在清华依旧平坦的小腹上:
“就算…就算大人有千般不是,万般纠葛,可孩子总是没有错的。”
她站起身,给清华披上一条柔软的羊毛披肩。
“你什么都别想,什么都别做。
就在这里,看看云,听听风,看看洱海每天不一样的颜色。
你现在啊,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吃好睡好,让自己和宝宝都好好的。”
清华抬起泪眼朦胧的眼睛,看着小惠。
这个比她大不了几岁的女孩,感觉却比自己更通透更豁达。
清华深吸一口气。
这里的空气,好甜。
……
时间,仿佛慢了下来。
“走,带你去镇里逛逛。”
色拉镇很小,跟内地的村子一样大,只有一条主街,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光滑。
集市上人也不多,摆摊的多是本地人,卖着自家种的菜、打的鱼、绣的手工。
小惠显然和大家都熟,一路笑着打招呼。
在一个卖手工婴儿衣物的小摊前,清华停住了脚步。
那些小衣服小小的,软软的,用最柔软的棉布做成,上面绣着稚拙可爱的小花小动物。
她伸出手,一件淡黄色的小爬服,布料柔软得不可思议。
摊主是位上了年纪的白族阿婆,笑眯眯地说:
“有娃娃了?”
小惠对阿婆说:“阿婆,这个我们要了,再拿两双小袜子,要那种最软的。”
“好,好!”阿婆高兴地包好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