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都是罗格的,自己在宁县经营这么多年,势力不可谓不小,罗格又如何?第一把手又如何?
他想做什么,谁不要让他三分,但罗格崛起以后…还有什么话语权?
会议在极度激动和震撼的氛围中暂告段落。
林夜在罗格等人的恭敬簇拥下,带着杨立军离开了县府大楼。
*
接下来的几天,林夜带来的专业团队开始与宁县县政府相关部门进行密集对接。
规划、环保、土地预审……
然而,表面的热烈欢迎之下,暗流开始涌动。
每一项流程都像是在无形的泥泞中前行,看似都在推进,却总在关键环节遇到各种莫名其妙的“技术性问题”、“流程需要优化”或“需要上会进一步研究讨论”。
负责具体对接的杨立军明显感觉到了阻力。
“夜哥,那个马副县长,明面上客客气气,但每次涉及到具体审批,他分管的部门总是效率奇低,要么就是负责人‘恰好’出差,补偿安置方案和村民的沟通,也推进缓慢。”
林夜听完,冷笑一声:
“这是地头蛇!还没有开始就想要好处了。”
“那我们怎么办?给吗?”
杨立军深知阎王好见,小鬼难缠的道理!
“给?我给他个屁吃!”
林夜脸上没什么表情:“按部就班,该催就催,该正式发文就正式发文,留下所有沟通记录。”
他并不意外。
马金武这是在用拖字诀,既不得罪罗格,又能暗中使绊子,等着他林夜主动上门“拜码头”。
果然,这天晚上,林夜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金龙建材”的老板马金龙,语气热情,邀请林总“务必赏光吃个便饭,交流一下感情,以后在宁县也好有个照应”。
林夜稍一查证,这个马金龙正是马金武的亲弟弟,在宁县经营着最大的建材公司和两个沙场,这些产业原是前任书记黄启华小舅子的,黄倒台后被他趁机接手。
鸿门宴来了!
正好,我倒要看看,你能玩出什么花样,也省得我再花心思去找你。
林夜心中冷笑,面上却欣然应允。
饭局设在宁县最高档的一家酒店包间,场面颇为铺张。
到场的不止马家兄弟,还有几个本地颇有实力的老板,多是做工程、运输和土方生意的,俨然一副本地商界领袖的架势。
马金龙个子不高,穿着紧绷的西装,剔着个小平头,努力摆出一副成功人士的派头,说话拿腔拿调:
“林总年轻有为,回乡投资,是我们宁县的荣幸啊!以后大家就是朋友了,在宁县有什么事情,尽管开口,没有我们这帮老兄弟摆不平的!”
几杯酒下肚,气氛“热烈”起来,马金龙便图穷匕见:
“林总,您那工厂建设,需要的建材、土方、运输,包在我身上!保证质量,价格绝对公道!
咱们本地企业,必须优先支持嘛!
而且我们熟悉情况,能帮您省去很多麻烦,比如那些村民安置,最难搞的就是那几个刺头,我派人去谈,保证他们乖乖签字!”
其他老板也纷纷附和,言语间暗示着在宁县做生意,离不开他们的“帮助”,否则将会“寸步难行”。
林夜端着酒杯,脸上挂着淡淡的、看不出丝毫情绪的笑容,冷眼看着他们一唱一和,如同在看一群跳梁小丑表演。
他心里很清楚:
所谓“公道价格”,必然比市场价高出几成,甚至翻倍;
“省去麻烦”,无非是动用灰色手段,威逼利诱;
而“优先支持”,就是要垄断项目带来的所有上下游利益,把他当成提款机!
他们把他林夜当成了什么?
一头可以随意宰割的肥羊?
一个需要向他们低头才能立足的过江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