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等拜见天尊。”
乌压压的一片人头。
有渭水那边的嫡系、有武夷山的本土生灵、亦有自后天商道之中挑选出来的修道种子。
俱是成就金仙圆满的生灵,亦是武夷山道脉的真种子。
周渊端坐于蒲团之上,目光遍照寰宇时空,掐指一算,晓得这些弟子门人俱是忠厚之辈,哪怕在商会即将倾覆之时亦有与道脉共生死之志,不由得颔首道:
“时穷节乃见。”
“板荡识忠良。”
“汝等做的很好。”
听得周渊赞叹。
下方一众弟子门人皆是面泛红光,心中激动无比。
但还是叩首道:
“得道脉庇护,吾等方有今日之成就。”
“此恩不敢忘也!”
周渊笑道:
“汝等修行既已臻至不朽金仙圆满。”
“只待熔炼法则,便可证得太乙金仙。”
说到这里,周渊沉吟片刻,终是道:
“武夷山升真元化洞天,内有七十二先天洞府。”
“天道运转,气运暗合。”
“吾此次参与玄门开山大会,正位玄门祖师之位,在仙道之上又有感悟,于吾道统之根本【太渊本真经】之中又了悟七十二仙道法门。”
“此七十二仙道法门,皆是直指大罗金仙的根本大法。”
下方弟子听到这里,便是连大气也不敢喘一下。
皆是聚精会神,竖起耳朵,仔细聆听,生怕错过一丝一毫。
大罗金仙啊!
如今玄门仙道传法洪荒大世界,其余法门皆是外道,难求正果。
他们原本修行的神魔道脉法门皆成为了废纸。
而祖师手中竟然有七十二道法门,门门大法皆可证得大罗果位。
如何不让武夷山道脉众弟子门人欣喜若狂。
即使这七十二门仙道法门不能让人直接证道大罗道君,但也可以直接为众人的修行指明方向。
省却万万载苦功。
周渊也不多卖关子。
“归真子,青榕。”
“弟子在!”
归真子和青榕老人出列稽首。
“汝二人早已拜入贫道门墙,忝为记名弟子之列。”
“各自领了长生洞、长春洞。”
“这两道法门可为汝洞府镇府之法。”
他竹杖轻点,便有两枚玉简自太虚之中生成,落入了归真子和青榕老人手中。
饶是这两位老者已然证就太乙金仙,此时也不由得惊喜叩首道:
“弟子拜谢老师!”
这两枚玉简之中所记载的法门分明和他们所修行之大道相吻合。
有此法门,修行之难,大罗金仙之难何止减去了数倍。
‘老师慈悲,心中有我!’
想到这里,即使以归真子和青榕老人之心性,也不由得眼眶泛红。
这才是老师呀!
如师如父,如师如父呀!
周渊看着他们这一副样子,眼角一抽。
这是闹哪样。
说实话,他可真没想那么多。
只不过是【万道书】太给力,其所衍生的法门也刚刚合了七十二洞之气运。
授予哪一门大法不是授予,还不如对症下药,提升归真子等人的修行速度,让他们早日证得大罗道果。
他现在可是仙道巨头级别的人物了。
归真子等想给他当牛马,也得成为大罗道君级别的高级牛马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