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身于无垠的归墟之海,刘辉的心神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那亿万个沉浮闪烁的“气泡”幻界,构成了一幅超越想象极限的浩瀚图景。
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混沌金丹缓缓旋转,散发出稳定心神的波动,《混沌归墟秘典》自主运转。
周身归墟窍穴如同呼吸般,贪婪而谨慎地汲取着周围色彩斑斓、却蕴含危险的虚空能量。
他凝神细观,果然发现了更多细节。
每一个“气泡”幻界,无论大小、明暗,其表面都延伸出,无数细密如发丝、近乎透明的“须线”。
这些须线数量多到难以计数,如同水母的触手,又似神经网络的末梢。
向着归墟之海更深、更不可测的虚无中蔓延,最终消失在感知的尽头。
结合搜魂得来的的零星记忆片段,以及自身作为穿越者的特殊视角,一个惊人的推论在他脑海中逐渐清晰、完善:
归墟之海中这些所谓的“幻界”,并非自然诞生的物质世界。
而是由某个(或多个)主物质位面中,亿万万智慧生物的集体意识、幻想、信仰、念头……所共同构筑的精神投影世界!
那些无穷无尽的须线,正是连接主物质位面智慧生物个体,与对应幻界的“意识通道”!
一部流传千古的小说,一个脍炙人口的神话传说,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演绎,乃至一个短暂流行的都市怪谈……
当它们在主物质世界被创作、传播、并被足够多的智慧生命知晓、想象、讨论时。
其蕴含的“意识能量”便会通过这些无形的须线,汇聚、凝结,最终在归墟之海中,形成一个对应的“幻界”气泡!
幻界的稳定与否、强大与否,直接取决于与之相连的“须线”数量与质量。
须线越多,代表关注、想象它的主世界智慧生物越多,注入的意识能量越庞大。
这个幻界便越发稳固,世界壁垒越发坚韧,内部蕴含的法则也越发完善,甚至能演化出高阶的能量形态。
反之,一个被遗忘的故事,一个不再有人提及的传说。
其对应的幻界便会逐渐黯淡,须线断裂,最终如同泡沫般,“噗”的一声。
在归墟之海中彻底湮灭,回归为最本源的虚空能量。
“原来如此……《金瓶梅》世界,《水浒》世界,乃至那些蛮族图腾、白莲教义所化的领域……皆是如此。”
刘辉喃喃自语,心中豁然开朗,却又泛起一丝难以言喻的荒谬感。
自己奋斗、挣扎、乃至成就金丹的这个世界,其存在的根基。
竟是源于主世界无数读者、研究者、乃至猎奇者,数百年来对《金瓶梅》这本书的阅读、想象与讨论所汇聚的意识能量!
我所穿越的,并非真实历史,亦非平行时空,而是一个依托文学作品而生、由意识投影构筑的奇幻天地。
这解释了为何此方天地法则,在某些方面显得“戏剧化”,为何一些人物的命运似乎有着无形的轨迹。
因为这个世界的故事框架,早已在主世界无数人的意识中被大致定格!
置身于无垠的归墟之海,刘辉的神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外扩张。
身处【戊-柒玖叁】幻界之内时,受限于此方天地的空间桎梏与法则压制。
即便神识催至极致,以他目前金丹初期的神识强度,也仅能笼罩方圆二十里之地。
但在这无边无界的虚空之海中,那种来自单一幻界的规则压制消失了!
神识如同脱缰的野马,向着四面八方汹涌而去!
一百里、五百里、一千里、两千里!
最终,他的神识覆盖范围,稳定在了方圆两千里左右!
比在幻界内部,提升了足足百倍!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若在此地施展依赖神识定位的挪移之术。
例如他所掌握的「小挪移术」。
其极限距离将不再是,幻界内原本的方圆二十里,而是恐怖地扩展至方圆二千里!
一念之间,便可横渡虚空,跨越以往难以想象的距离。
刘辉眼中精光爆射,他锁定了一个距离【戊-柒玖叁】气泡约莫一千五百里外。
一个散发着粉红色暧昧光芒、体积却小得多、宛如米粒般的幻界气泡。
“就是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