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区外,禁军大营。
统领霍安一夜未眠。
他手下的几千将士更是严阵以待,所有人都神经紧绷,随时准备应对惨烈的冲击。
然而,预想中的暴乱并没有发生。
那场烧了半宿的大火熄灭后,整个疫区就陷入了一种令人不安的寂静。
“将军,情况有些不对。”
一个负责观察的副将找到霍安,脸上满是困惑,
“太安静了。按理说,经过这种大乱,营地里本该哭喊震天,可现在……除了看到很多人在干活,几乎听不到别的声音。”
霍安的眉头也紧紧锁起。
他戎马半生,经历过无数次兵败和营啸,太清楚那种绝望和混乱是什么样子了。
可眼前的景象,完全超出了他的认知。
就在这时,负责每日清运尸体的后勤队也神色怪异地回来了。
为首的队正快步走到霍安面前汇报:
“将军……今天……今天疫死的尸首,只有……不到十具……”
“什么?!”霍安的声音不由得提高了几分,
“你再说一遍?!本将是问你瘟疫死的!不是问你火烧死的!”
“回将军,千真万确!”
那队正脸上满是见了鬼一样的表情,
“烧死的,确实有上千具,惨不忍睹。可是那些因为瘟疫死的,真的就只有个位数!”
“小的们反复确认了好几遍,不会有错!跟前几天每天都要运走几百上千具尸体的情况,完全不一样!”
“而且……而且小人斗胆,远远看了一眼,那些活着的人,不像是在暴乱,反倒像是在干活,就跟前几天的工地一样,井井有条。”
霍安听着汇报,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火烧连营之后,不应该是尸横遍野,哭喊震天吗?
怎么会是井井有条?
那位被陛下申饬,所有人都以为必死无疑的定北王,他到底在里面做了什么?
强烈的困惑驱使着他再次提笔,写下了第二封奏报,详细描述了自己看到的这番反常景象,并再次派人八百里加急送往宫中。
与此同时,皇宫,太和殿。
天武大帝面无表情地坐在龙椅上,听着下方两派人马近乎撕破脸皮的争吵。
“父皇!万万不可再犹豫了!”
太子朱标上前一步,神情恳切,“儿臣已接到密报,城南疫区早已失控!萧济安纵容乱民,焚烧营地,罪证确凿!若再不发兵平乱,悔之晚矣!”
“是啊陛下!”三皇子刘邦也紧跟着附和,
“如今京城内外人心惶惶,皆因城南大火而起!若不严惩萧济安,何以安抚民心?”
然而,他们话音刚落,吏部尚书周大人便立刻反驳:
“太子殿下,沛王殿下,老臣敢问,您二位口中的‘罪证确凿’,证据何在?您口中的‘营地失控’,又是何人所见?”
“我等皆在京城,对城外之事一无所知。仅凭一场大火,便要对一位亲王喊打喊杀,这是治国之道,还是党同伐异?!”
“你!”刘邦被他噎得脸色涨红。
就在此时,殿外,一名内侍快步走了进来,高声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