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雨后小故事(1 / 2)

京城最大的茶楼“悦来居”内,座无虚席。

说书先生“锐口张”的招牌,在整个洛阳城都颇有名气。

往日里,他最爱说的段子是那刚刚平定的北境之战,尤其是那段杜撰出来的《定北王雪山斩凶兽,天神下凡救苍生》,每每都能引得满堂喝彩。

但今日锐口张的开场白,却有些不同。

就在所有茶客都以为他要继续讲定北王和那蛮族可汗时,他却清了清嗓子,将手中的醒木重重一拍。

“啪!”

“话说天下事,无非一个‘理’字。今日,张某不说神仙鬼怪,也不谈英雄好汉,就给各位爷,说两个新出炉的,关于咱们这官老爷的真事儿!”

他吊足了所有人的胃口,才慢悠悠地开口。

“这第一个故事,叫《状元爷治水,万民皆哭》。说的是前不久黄河决堤,兰阳县遭了水灾。朝廷派去一位新科状元,孔大人,前去治水。这位孔状元,那可是文曲星下凡,四书五经倒背如流,锦绣文章提笔就来。”

“他到了兰阳,看着那滔滔洪水,不慌不忙。百姓问他怎么办,他捋着胡须说,‘子曰:智者乐水’,这洪水乃是上天对尔等的考验,尔等当以仁德感化之。”

“手下的小吏急了,说大人,堤坝快扛不住了!他眼皮都不抬,慢悠悠地写了首诗,叫《观河吟》,说要将此情此景,记录下来,以警后人。写完还让手下拿去裱起来,说要送给恩师做寿礼。”

茶楼内,众人先是愣了一下,没反应过来,随即爆发出哄堂大笑。

“哈哈哈,这状元爷,是个傻子吧?”

“写诗治水?我还是头一回听说!”

锐口张等笑声稍歇,脸上却换上了一副悲天悯人的表情,声音也沉痛起来。

“各位爷,别笑。三天之后,大堤决口,半个兰阳县,都成了泽国。数十万百姓流离失所,哭声震天。

而我们的孔状元呢?他站在高岗之上,看着下方那一片汪洋,又有了灵感,再次提笔,写下了一篇名传千古的《兰阳悲》!”

“好一个《兰阳悲》!百姓都快死绝了,他倒成了名垂青史的大文豪!”

“这叫什么官?这叫催命的阎王!”

“百无一用是书生啊!”

茶馆内的气氛,从哄笑变成了愤怒。

那些原本对读书人还心存敬意的商贾、百姓,此刻眼中都流露出了鄙夷和不屑。

“说完了悲的,”锐口张拖长了音调,卖了个关子,“咱们再说个喜的。”

“这第二个故事,叫《老卒筑城,一夫当关》。说的是北境有个叫黑石关的小城,城墙年久失修。朝廷派去的县令,也是个读书人,每日只知饮酒作诗,对修城墙的事,一拖再拖。”

“眼看蛮子就要打过来了,城里有个退伍的老兵,姓李,急了。他不识字,大道理也不会讲,但他以前在军中,是专门负责修筑工事的。他找到县令,说再不修城,大家就都得死。”

“那县令怎么说?他指着老李的鼻子骂,说‘你一个大头兵,懂什么?圣人云,德能退敌!只要我们心诚,蛮子就不敢来!’把老李给轰了出去。”

“后来呢?后来呢?”堂下有心急的听客追问道。

“后来,老李自己带着乡亲们干!他不懂什么之乎者也,但他会用绳子量角度,会算一方土需要多少人力,会看哪里是承重的关键。他们没日没夜地干了十天,硬是用泥土和石块,把那段破烂的城墙,给加固了起来。”

“城墙修好的第二天,蛮子的游骑兵就到了。那县令老爷早就吓得屁滚尿流,躲到了地窖里。是那个老兵老李,带着全城的青壮,就靠着那段不起眼的土墙,硬生生地扛住了蛮子三天的进攻,等来了援军!”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