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各色演绎(1 / 2)

当内侍总管王承恩那一声“退朝”响起时,殿内那根紧绷到极致的弦终于松了下来。

崇文殿外,汉白玉的台阶在午后阳光的照射下,泛着刺眼的光。

萧济安走下台阶,身后是无数道复杂的目光。

以礼部尚书孔文正为首的文官们,一个个面沉如水,看向萧济安的目光充满了敌意与审视,拂袖而去时,衣袍带起的风都冷了几分。

而以丞相王道和几位兵部老将为代表的少数支持者,则纷纷向他投来赞许和鼓励的眼神。

“殿下今日,舌战群儒,风采不减当年沙场啊!”一名须发花白的老将军走上前,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声音洪亮。

“王将军谬赞了。”萧济安对着这位在军中德高望重的老将,躬身回礼,“济安不过是说了些实话罢了。”

“哈哈哈,好一个实话!”老将军抚掌大笑,“这朝堂之上,最缺的就是实话!殿下,老夫挺你!”

看着武将们那一张张真诚而粗犷的脸,萧济安的心中也流过一丝暖意。

自己今日的所为虽然得罪了整个文官集团,却也赢得了这些沙场宿将的心。

就在他与几位武将寒暄之时,太子朱标带着一众东宫属官,从他身边经过。

“五弟,留步。”

朱标停下脚步,脸上挂着一贯令人如沐春风的宽厚笑容,但那双温润的眼眸深处,却藏着一片挥之不去阴霾。

“今日在朝堂之上,五弟以一己之力,对抗满朝宿儒,其风采连孤都为之折服。”他的声音温和,听不出丝毫的敌意,

“只是,孤有些好奇,五弟为何要行此险招?”

“太子殿下言重了。”萧济安同样回以微笑,姿态谦卑,

“臣弟只是觉得,我大夏的取士之道,或可精益求精。为国举才,何来行险一说?”

“为国举才?”朱标脸上的笑意更浓了,他向前走了一步,压低了声音,用只有他们两人能听到的音量说道,

“五弟,你我都不是蠢人,又何必说这些场面话?”

“你今日所为,名为改革,实为揽权。你借着那落魄书生的嘴,将我儒家传承千年的道统,贬低为‘百无一用的腐儒之学’;将那些十年寒窗的士子,描绘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废物。你这是在动摇国本,你可知罪?”

面对这笑里藏刀的质问,萧济安却只是摇了摇头。

“太子殿下错了。动摇国本的从来都不是实干之学,而是那些身居高位,却不事稼穑、不知民苦的空谈之辈。”

萧济安直视着朱标的眼睛,寸步不让,

“至于罪……臣弟以为,眼看黄河决堤,万民流离,却只会吟诗作赋,此为罪一;

坐视边防废弛,军心涣散,却只会纸上谈兵,此为罪二;

明知制度积弊,人才埋没,却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此为罪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