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一封家书(1 / 2)

夜深了。

帅帐内的血腥气和喧嚣早已散去,只剩下烛火在静静地燃烧。

萧济安屏退左右,独自一人坐在桌案前,手中拿着的,正是那封来自京城的家书。

信纸是上好的澄心堂纸,触手温润。

字迹则是铁画银钩,力透纸背,充满了久居上位的威严。

他展开信,仔细地阅读起来。

信的内容不长,却内涵丰富。

“吾婿济安亲启:”

信的开头,称呼从“五殿下”变成了“吾婿”,这个变化,让萧济安的眼神微微一动。

“云州之事,吾已尽知。以雷霆手段,肃清军中沉疴,拔除奸佞,夺回兵权,快哉!汝之成长,远超老夫所料,甚慰。”

开篇,便是毫不掩饰的赞赏。

这表明,丞相王道在军中的眼线,远比他想象的要深。

他拿下张虎的全过程,恐怕已经一字不漏地摆在了这位岳父的案头。

而这番赞赏,也代表着王道对他初步能力的认可。

萧济安继续往下看,信的语气却陡然一转。

“然,匹夫之勇,可胜一阵;将帅之才,可定一役。而欲成大事,争夺天下者,非只在疆场之上。”

“汝今掌控镇北铁骑,看似兵强马壮,实则外强中干。张虎贪墨之根源,在于军饷不至。军饷不至之根源,在于户部掣肘。户部掣肘之根源,在于三皇子刘邦。”

“刘邦此人,出身市井,却有天授之才。短短数年,便将一盘散沙的户部,经营得铁桶一般。

其笼络人心、玩弄权术之手段,不在秦王李世民之下。汝虽逞一时之快,以舆论之法,迫其让步一次,然此法只可用一次,不可用第二次。”

“如今,三十万大军粮草告急,迫在眉睫。此乃汝之危局,亦是汝之良机。”

信写到这里,锋芒毕露。

王道冷静地指出了他目前面临的真正困境——解决了张虎,只是治标;解决不了钱粮,军队依然是无源之水。

而钱粮的关键,就在于他的另一个死敌,三皇子刘邦。

“老夫问汝,面对刘邦这座大山,汝将如何应对?是亲赴京城,与其朝堂辩之?抑或是束手无策,坐视军心离散?”

“老夫拭目以待。”

信的最后,王道给出了他的承诺,也是他的考验。

“汝若能凭一己之力,破此困局,从刘邦手中,为三十万大军,堂堂正正地取来粮草。

届时,丞相府之门,将为汝大开。老夫麾下所有门生故吏,皆为汝之臂助,助汝在这场夺嫡之战中,与诸王一争高下。”

“若不能,则说明汝不过一时之雄,尚无与顶级皇子掰腕之力。如此,汝与王家,便好自为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