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心情很好,所以有空和大臣们闲聊,李丞相和韩老侯爷心情更好,灾民的事,两家之前也想过要不要去施粥,但被靖王拦下了,倒不是为了能省下点施粥的粮食而高兴,主要是晚辈们出息了,能扛事了。
“崔员外郎,朝廷的法度并非是为了某几个人而设,更非今天李姓做官就由李姓设,明天张姓做官又由张姓设。
朕!更不希望自己的子民,像牲口一样活着,按你所说的平时一天半碗粥吊着命,农忙时在喂饱几天便于耕种。
朕之所以封许乐乐为县主,除了她献的方子利国利民之外,更是因为她的善举。
她从没施过一碗粥,但她改造三川镇城里的东北角,还有牛头三山脚村的庄子,让三川镇去年冬天,没因饥饿和寒冷死了一个人!
她自己的田地不算,三川镇一个县,就新添了三千多亩的垦荒田地,这新增出来的垦荒地,大多数都是那些去为许乐乐干活的人,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获得了钱粮之后,去向官府购置的,三川镇,现在已经没有荒地可购了。
说嘉敏县主的铺子日进斗金,恰如其分,毫不夸张,但是,小姑娘可没有什么秘室地库,因为她没有多少存银,她赚到了线城市钱之后,就去开发一个新的、她称之为项目的产业,每个项目都招大量的人干活,就比如她的造纸坊,单是做纸的就有几十人,靠她的产业,养活了上千个家庭,而且,这些人不是靠施舍活命,而是靠自己辛勤劳动来生活,他们活得十分硬气,这才是真正的善举。
你作为一个户部的官员,虽说管的是金部,可也不能连起码的常识和良知都没有,竟然以为沤肥仅只是为环境变整洁点而已!你简直无知到了极点!
更加放肆的是,竟然敢胡说八道一通,企图蒙蔽朕的双眼,下旨帮你们去抢劫!
以为朕老了,可以任由你们胡作非非为?是不是想着,把许乐乐的地给霸回去,再逼她交出方子,然后就可持你们的库房堆满金银?
朕不妨再告诉你点实情,许乐乐就住在端王府,她此次进京的目的,就是来开酒楼,敢出手抢她的东西,得先过朕这一关?”
“圣上明鉴!微臣没有这狗胆去抢劫,只是一时矢察,被族中亲戚所欺骗,并不知事情原委是什么?”
“明鉴?朕自然会明鉴的,容不得尔等在这朝堂之上,耍这营营苟苟的小手段!
户部尚书听旨!”
“臣在!”
“即日起,户部员外郎钟彦,革去员外郎一职,连降三级,给他另行安排个职位”。
“臣遵旨!”
“灾民的事情,端王和靖王会解决,众爱卿尽可把心放肚子里,至于许乐乐的酒楼,她既然来了,那就一定会把它开起来。
她的酒楼开在那,买家和卖家都是两厢情愿,众爱卿有银子就大方地去吃,不用担心被认为奢糜无度,但条件是银子的来路得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