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人最后的话,彻底打消了秦姨娘的疑虑。
“梅氏是个蠢的,但也是个可怜的人,大多数时间都是独守空房,三个孩子又都出了事。”
“二少爷不是在将军身边吗?”
“别问了,信阳即使能把命保住,也不可能再姓唐,梅氏她,受不住这么大的打击,万一唐家出了事,会让你们全都改名换姓。
你不能将真相告诉她,而且还必须一直照顾着她,你们本就是表姐妹,她也照顾了你多年,这点恩情,你不能忘。”
“妾身记住了”。
啊啊!恩情!我怎会忘了她的大恩大德!
秦姨娘回到院子,没有再流一滴泪,老夫人不让哭的,她收拾了一下行李,带着两个丫鬟一个婆子,拿了点简单的行李,由侧门悄悄出去,由管家亲自架着马车。
管家动作更快,大儿媳和老婆子,本就在庄子上守着孙子,女儿女婿刚成家,更简单,夫妻俩和小儿子一起,把东西往车上一放,女儿守着,小儿子驾车,大儿子和女婿,则是按照老夫人的吩咐,驾车去了万通巷。
二小姐的尸身,已经被处理过了,整个儿被用被子裹了,又用布盖住,就像扛一捆布料似的弄上马车,然后塞进马车。
因为城门已关,是动用了关系才开的,三辆马车依次驶出了城门,连夜赶往庄子。
第二天,管家的大儿子进城买了口棺材,顺便打听了一下城里的事情,把二小姐的死打听得更详细,并且也知道了迎春死了。
既然要秘密安葬,那就更不好去找外人了,连原来在庄子上干活的人都使走,管家一家共四个大男人,一起去干,四个人挖个坑,不是什么难事,到时候把棺材放马车上,遮盖一下,直接拉到坟地上,三两下埋了,事情也就算做得差不多了。
答应老夫人,第三天下葬,第四天返回查账,实在不好意思了,第四天,我们就不回城了,人也入土,我们的马车就走了。
管家和秦姨娘商量半天,把出行路线全部安排好,打算天刚亮就出发,拉棺材的马车先出发,把人拉去埋了,然后迅速赶回,一共五辆马车,迅速驶向外县,到时候,可以分成大儿子一家一路,女儿女婿一路,一个婆子和一个丫鬟一路,管家和秦氏加一丫鬟一路,管家媳妇和小儿子一路,这样更容易隐藏。
不用去打听唐家的事,一句话,必须走了,那账,是经不起查的,一查就得去坐牢,轻则流放,重则坐牢,总之,留下来就是死路一条。
二小姐到底是秦姨娘生的,死了都要救她娘一把,她的死,在唐家就是奇耻大辱,但这旷世之耻,却是救了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