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准备就绪,李奶奶把玻璃罐放在阴凉通风处。此后的日子里,她每天都会去看看。大约过了半个月,罐子里开始有了细微的变化,能看到一些小气泡往上冒,还能闻到淡淡的果香。
又过了一个月,打开罐子,一股浓郁醇厚的醋香扑鼻而来。李奶奶小心地将柿子醋过滤到干净的瓶子里,那醋色金黄透亮。她笑着说,这柿子醋可以用来凉拌菜、蘸饺子,味道可好啦。”
感觉很简单啊!醋能做,酒能不能做呢?找找看
在一个宁静的小院里,阳光暖暖地洒在柿树上,红彤彤的柿子挂满枝头,散发着诱人的香甜气息。主人决定酿造柿子酒,开启一场充满期待的美酒之旅。
他精心挑选成熟饱满的柿子,将它们一个个摘下,轻轻放在竹篮里。回到厨房后,仔细地把柿子冲洗干净,去除表面的杂质和灰尘,然后耐心地将柿子去皮,再把果肉放入干净的大玻璃罐中。接着,按照一定比例加入白糖,白糖如同晶莹的精灵,融入到柿子果肉里。再倒入适量的白酒,白酒的醇香瞬间与柿子的果香交织在一起。
将玻璃罐密封好后,主人把它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此后的日子里,他总会时不时地去看看那罐柿子酒,想象着它在时光中慢慢发酵、蜕变的模样。随着时间的推移,罐中的柿子果肉逐渐变软,颜色也慢慢变深,原本清澈的酒液变得浑浊,而后又渐渐澄清,散发出一种独特的香气。
几个月后,柿子酒终于酿成。主人满心欢喜地打开罐子,一股浓郁醇厚的酒香扑鼻而来。他小心地将酒过滤出来,装进精致的酒瓶中。抿上一口,那滋味,既有柿子的清甜,又有酒的甘醇,让人回味无穷。”
麻烦大了,这两种的做法咋这么相似呢?这是为什么?老阿姨这里得不到答案,又去老干部阅览室找到这么一段文字:
“酿酒和酿醋虽都是传统发酵工艺,却有着诸多不同。
酿酒追求的是醇厚的酒香。它多以谷物、水果等为原料,像高粱酿白酒,葡萄酿红酒。酿造时,先让原料中的淀粉等在微生物作用下糖化,接着酵母菌登场,将糖分转化为酒精。整个过程需精心控制温度、湿度等条件,发酵时间也较长,以白酒为例,发酵可能持续数月甚至数年,让酒在时间中沉淀出浓郁风味。其成品口感多样,或浓烈奔放,或绵柔悠长。
酿醋则注重酸香。一般以粮食、糖类等为起始物,先经历酒精发酵阶段,之后醋酸菌将酒精进一步氧化成醋酸。相较于酿酒,酿醋的发酵环境更偏向有氧,对氧气需求较高。它的发酵周期相对灵活,有的速酿醋几天就能完成,而传统工艺酿的醋可能需数月。醋的味道酸爽开胃,还带有独特的香气,既能用于烹饪增添风味,又能直接食用。
酿酒是将原料酿成醉人的琼浆,酿醋则是把食材化作灵动的酸液,二者在原料、菌种、工艺、口感等方面各有千秋,共同丰富了人们的饮食文化。”
这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