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贵太妃娘娘骤然辞世,娘娘至今伤心不已,于人前娘娘装作无事,夜深人静之时却总是暗自神伤,奴婢好几次发现娘娘夜里默默流泪到天明,总是觉得自己亏欠....太多了。”剪秋话不说尽,胤禛自然知道是什么意思。
“混账!既早已发现,为何不言明于朕?就这么由着她心病难医?!”胤禛有些上火。
“不怪他们,是本宫不让他们说的。”宜修坐起身道。
“为....”
“你觉得这样的事,我如何能说出口?”宜修抢在前头道,因为激动,胸口有些起伏,胤禛看她生了气,立马泄了火,坐在床沿上温声安慰。
“朕不是生你的气,只是你既难过,自然该告诉朕,你弥补不了的,朕替你想法子便也是了。”胤禛道。
“皇贵太妃生前唯一之憾,便是未能还乡,她生于江南水乡之地的杭州府,先帝下江南那次,她也未能同行,如今葬入皇陵,更是无法魂归故里,我想助她完成遗愿....将她的遗物奉于故土寺庙前祈福,愿她早登极乐。”宜修看向胤禛。
“那好办,你将东西给朕,朕派人去一趟皇贵太妃故里,将东西奉于杭州的云林禅寺便是。”胤禛不以为意。
“心不诚,如何灵验?她既托了我....”
“你想出宫为她祈福?!不成不成!宫外何等凶险之地?朕怎能让你独自一人前往?!”胤禛差点炸毛。
“让夏刈他们跟着总行了吧?若是不成....我此病难消,此结难解....她毕竟是我....”宜修难过的掩面而泣。
“唉你别哭啊....”胤禛一时慌了神,他哪里见过宜修这般难过又无奈的模样。
“皇上,心病还需心药医,娘娘症结所在便是于此,也许是个法子。”温如玉道。
胤禛闻言不语,似有松动,却一想到宜修若要脱离自己视线,万一那次的事再来一次….
“算了....我知你为难,罢了罢了....就当我没说过吧。”宜修转过头去不看他。
“不为难不为难,万事好商量,这样,近日江南考生罢考,让朕不得安宁,朕下旨,令你为国祈福,御林军开道,送你去云林禅寺,夏刈带着血滴子与你同行,总可以吧?”胤禛无奈道。
“如此....便多谢你了。”宜修擦了擦眼泪。
“只一条,限期三日,小住三日必得回宫,且只能呆在云林禅寺,切不可出了寺庙,你若是能应允朕,朕便遂了你的心愿。”胤禛道。
“好,我应承你便是。”宜修点了点头道。
有了胤禛的圣旨,皇贵妃为国祈福之事便是过了明路,临行前一夜,胤禛召夏刈来养心殿又细细叮嘱了一遍,有任何事都要飞鸽传书回来告知自己。
就这样,宜修在众妃羡慕的眼神中启程前往杭州府灵隐寺为国祈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