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险中求策(2 / 2)

“三七粉,三钱,冲服!”他写下第一味药,“此药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为金疮要药,需用云南产、铜皮铁骨、分量足者,速速研磨成极细粉!”

“蒲黄炭,五钱,包煎!” 第二味,“蒲黄生用行血,炒炭存性,则专于止血,需武火快炒至表面焦黑,内里深黄,存其药性,止血之力方强!”

“白及粉,三钱,冲服!” 第三味,“白及质粘,收敛止血,生肌消肿,需研至极细,便于吸收,覆盖创面。”

“再配以地榆炭、侧柏叶炭各三钱,增强凉血收敛止血之效;加入仙鹤草一两,急煎取汁,以其强效收敛之力助止血;再用一味黄芪,须用内蒙产绵芪,一两,急煎,大补元气,固脱摄血,扶助正气,以防血脱气散!”

这张方子,集峻猛止血、收敛固涩、益气固脱于一体,用药之大胆,配伍之精准,令一旁的刘太医听得眼角直跳!这完全颠覆了太医们对于此类重症惯用的“平和调理、徐徐图之”的思路,简直是以虎狼之药,行雷霆之举!

“外敷方:” 凌云另取一纸,“大黄、芒硝、栀子、赤芍各等份,急研细末,以陈年雪水或深井寒冰化水调匀成糊!” 此方取其清热泻火、凉血化瘀、消肿止痛**之效,外敷可助收缩局部血管,减轻炎症水肿。

“同时,需立刻准备:” 凌云放下笔,语速更快,“最洁净的白布数匹,煮沸消毒后晾至微温! 用于包扎。” “取地窖存冰,或以新汲井水浸透厚毛巾,制成冰袋数个! 用于局部冷敷,物理降温,收缩血管,减缓出血!” “再备长条状沙袋或盐袋两个,分量需足!”

这一连串的指令,涉及内服、外敷、物理压迫、降温,思路之清晰,手段之多样,再次超出了刘太医的认知范畴。他从未想过,治病竟可如此“多管齐下”!

陆文昭虽不懂医理,但见凌云指挥若定,条理分明,心中那绝望的寒冰仿佛被投入了一块炽热的炭火,虽未完全融化,却已看到了蒸腾的希望之气!他再无丝毫犹豫,如同在战场上听到冲锋的号令,猛地转身,对着管家和周围呆立的仆役发出雷霆般的吼声:

“都聋了吗?!按凌郎中的吩咐去做!立刻!马上!库房里有的立刻去取!没有的,去砸开药铺的门也要给我买来!延误片刻,我扒了你们的皮!全力配合!”

“喏!” 管家和仆役们被吼得魂飞魄散,连滚爬爬地冲出内室,整个陆府如同被投入滚水的蚂蚁窝,瞬间以最高的效率运转起来。煎药的、找布的、取冰的、准备沙袋的……脚步声、催促声、器皿碰撞声响成一片。

内室里,暂时只剩下凌云、陆文昭、刘太医和床榻上生死一线的少年。

凌云走到床前,再次检查少年的瞳孔和脉搏。情况还在恶化,时间刻不容缓。他深吸一口气,从随身的、简陋的布包中,取出了几根长短不一的银针。

他看向陆文昭,沉声道:“陆大人,在配药期间,需以银针刺穴,暂时稳住公子一丝元气,为后续治疗争得片刻之机。”

陆文昭重重点头,虎目之中,已满是信任与托付。

险招已定,策马临渊。 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这套融合了药理、物理和针法的险中求胜之策上。成败,在此一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