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润物无声(2 / 2)

整个清创、上药、包扎的过程,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不过短短十几息的时间。刚才还血肉模糊、脏污不堪的手指,此刻已经被清爽利落的白色布条包裹得严严实实,看上去就让人觉得舒服。那火辣辣的疼痛感,也因药物的清凉和包扎的压迫而大减。

初见的成效立刻显现。

老王怔怔地看着自己被包扎得妥妥帖帖的手指,活动了一下,脸上写满了惊讶。他原本以为会是一场折腾,没想到这么快就结束了,而且效果如此之好。他连连摆动那只手,感受着与之前截然不同的舒适感,激动地连声道谢:“哎呀!这……这真是……太谢谢您了凌郎中!这包得可真舒服!一点都不疼了!您这手艺,神了!”

周围几个围观摊贩也议论纷纷:

“嘿,瞧这手法,真利索!”

“用酒洗伤口?这法子新鲜,不过看着挺管用。”

“真不要钱?还有这好事?”

“那蒲公英粉好像也挺灵……”

这“分文不取”的善举和立竿见影的处理效果,像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顿时引起了小范围的 curiosity 和讨论。人们看凌云的眼神,少了几分之前的怀疑,多了几分惊奇和探究。

首战告捷,凌云没有停留,只是对老王和围观者微微颔首,便提着药箱返回自己的摊位。但他主动的行动并未停止。

整个上午,在韩老倌的指引下,凌云又如法炮制,接连处理了几例小伤:

一个从码头来的挑夫,扛包时扭伤了脚踝,肿得老高,走路一瘸一拐。凌云让他坐下,用独特的手法为其推拿活血,舒筋活络。虽然无法立刻痊愈,但疼痛明显缓解,挑夫感激不尽。

一个鱼贩在收拾鱼时,不小心被一根细小的鱼刺扎入手掌,疼痛难忍。凌云用烧红的缝衣针尖(简易消毒)小心地将刺挑出,再用烧酒消毒,贴上膏药。

每一次介入,他都始终强调“免费”和“试试看”,态度诚恳,技术专业,动作迅速。他不再只是一个坐在角落等待的陌生郎中,而是变成了一个在市集中主动行走、解决问题的身影。

当天,直到日落西山,他们的医摊前,依旧没有迎来一位正式付费问诊的病患。经济的压力依然如乌云笼罩。

但是,一种微妙的变化,如同春雨润物,悄然发生。摊贩们再看他们的眼神,已经少了许多最初的怀疑和漠然,多了几分好奇、议论,甚至是一丝不易察觉的友善。收摊时分,卖菜的老王甚至特意提着两棵有些打蔫、但还算新鲜的大白菜走过来,硬塞到凌云手里,憨厚地笑着说:“凌郎中,今天真是多谢您了!这点菜您拿着,自家种的,不值钱,您别嫌弃!”

虽然只是两棵白菜,却重若千钧。凌云没有推辞,郑重接过。他看着老王离去的背影,又望了望周围那些投来善意目光的摊贩,心中了然。

他知道,虽然微小,近乎无声,但改变,确确实实已经开始了。 信任的种子,已经在这片看似贫瘠的市井土壤中,悄然播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