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溪流与警示(2 / 2)

解决了饮水这个生存的核心难题,无疑是巨大的胜利。他感到一种久违的轻松,甚至有一瞬间忘记了伤痛和处境。

趁此机会,他用溪水仔细清洗了脸和手臂,搓掉多日积累的污垢和血痂。冰冷的刺激让他精神为之一振,头脑也更加清醒。他还小心地避开创口,用湿润的布条擦拭了脖颈和胸膛,一种清爽的感觉暂时驱散了身上的粘腻和不适。

短暂的休整和清理后,凌云没有沉溺于眼前的安逸。他知道,此地不宜久留,必须尽快勘察周边环境。他强压下内心的激动,目光投向溪流对岸不远处的一块巨大岩石。那块岩石高出地面不少,站在上面应该能获得更好的视野。

他拄着拐杖,小心翼翼地踩着溪中凸起的石头,渡过虽然不深却冰凉刺骨的溪水。攀爬岩石的过程对于他虚弱的身体来说又是一次考验,手脚并用,伤口传来阵阵刺痛,但他咬牙坚持住了。

当他终于气喘吁吁地站在巨石顶端,手搭凉棚极目远眺时,眼前的景象却让他的心一点点沉了下去,刚才因找到水源而升起的喜悦被迅速冲淡。

视野所及,并非想象中的田园风光或人烟稠密之地。相反,是一派荒凉破败的景象。

大片大片的田地荒芜着,田埂破损不堪,被疯狂的杂草所侵占,几乎看不出原本的阡陌纵横。更远处,依稀可以看到一个村落的轮廓,但死气沉沉。没有炊烟,没有鸡鸣狗吠,许多房屋已经坍塌,只剩下断壁残垣,在阳光下投下长长的、凄凉的影子。整个画面,如同一幅被遗弃的、褪了色的古画,充满了萧索与死寂。

这幅景象,无声地诉说着此地的遭遇:战乱?瘟疫?或是其他的灾难?无论原因为何,结果都是人口的锐减和田园的荒废。这加深了凌云对明初这个时代动荡、民生凋敝的残酷认知。他并非穿越到了一个繁华盛世,而是落入了一片饱经创伤的土地。

就在他心情沉重地准备从巨石上下来时,目光不经意地扫过刚才歇脚的溪边河滩。几处不太寻常的痕迹引起了他的注意。

他心中一紧,连忙小心地爬下岩石,回到溪边,蹲下身仔细查看。

是脚印!

但不是野兽的爪印,而是清晰可辨的人的脚印!脚印杂乱,大小不一,深深浅浅地印在湿润的泥沙上。从痕迹的新鲜程度和边缘的清晰度来看,这些脚印留下的时间不会太久,很可能就是最近一两天内的!

这一发现,让凌云瞬间汗毛倒竖,刚刚放松的神经立刻紧绷到了极点!

是人!附近有人活动!

是敌是友?是同样逃难至此的流民?还是……更可怕的山匪流寇?在这个秩序崩坏、法律无存的荒郊野外,遇到陌生人,往往意味着极大的不确定性和危险。尤其是他这样一个身受重伤、几乎毫无自卫能力的人。

找到水源的喜悦,此刻已被巨大的警惕和忧虑所取代。他像一只突然察觉到危险的兔子,耳朵竖立,身体僵硬,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周围的草丛和树林,仿佛每一片阴影后都可能隐藏着不怀好意的目光。

他不敢再有任何耽搁。迅速用随身携带的一个简陋的、用大型植物叶片勉强缝合而成的“水囊”装满清澈的溪水。同时,他眼尖地发现溪边生长着一些嫩绿的水芹,连忙采集了一些,这可以作为新的食物补充。

做完这一切,他不敢久留,甚至来不及再喝一口甘甜的溪水。他像来时一样,拄着拐杖,但步伐却带着一种惊慌的急促,沿着来时的兽径,迅速而悄无声息地向破庙的方向退去。心中充满了对未知“人”的深深忧虑,第一次远行带来的收获,也因此蒙上了一层厚重的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