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就是一点银子吗?
哪里就用她来贴补?
姑姑们替他们母子管家,那给她们发月钱,就是理所应当之事。
尤本芳挺欣慰的。
蓉哥儿不是那种抠门的。
他要努力上学,给他的小师侄做榜样。是以,抄赖升和那些管事、庄头的家后,多出的产业,也全由她来管。
尤本芳本也没有太多精力,再管家中的琐事。
其实如果可以,她还打算,等她把那些多出来的产业,全都捋顺后,也让迎春几个帮着管一部分。
“你呀,就赶紧回去吧,等着十六那天,三妹妹孝敬吧!”
“诶~”
赵姨娘高兴坏了。
大声应下。
尤大奶奶不是小气人。
女儿帮着管家,虽然是几个人一起的,但每人每月怎么着也得有五两银子吧?
要不然,尤大奶奶也拿不出手啊!
一个月五两,那一年就是六十两。
待到三丫头出阁,只这一项,怎么着也得有五百两了。
啊啊啊,到时候加上公中给的,就很可以了。
赵姨娘千恩万谢的走了。
于是,没多一会,尤本芳要给小姑子们发管事月例的事,就传遍了荣国府。
贾母听到了,特意让鸳鸯把她请过来。
“老婆子怎么听说,你还要给二丫头、三丫头她们发管事的月例?”
“……没法子,家里的事情实在太多了。”
尤本芳没想到传的这样快,不过半天工夫,连老太太都知道了,“抄了那些管事、庄头的家后,他们交回的产业也有不少,一个个都要捋,蓉哥儿又要念书,这些就全是我管着。
我又不是三头六臂,妹妹们给我帮忙,不知道省了我多少事,那给她们一份管事的月例,又怎么了吗?”
贾母:“……”
一时她都不知道该有啥反应了。
真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西府这边为了争管家权,王氏跟这个斗完,又跟那个斗,没个消停。
东府倒好……
“是该给一份。”
贾母笑了笑道:“不过她们四个人,你打算一个人给多少啊?”
“十两,您看行吗?”
“行!”
贾母笑着点头,“不过,你都给了管事的月例,那她们其他的月例是不是就可以免了?”
也不能太让尤氏吃亏。
迎春、探春、黛玉可都是这边府里的。
“我有这么小气吗?她们不是我妹妹吗?”
尤本芳道:“她们住到那边,我给她们发月例是理所应当之事,管家是我额外请她们帮忙的,那再加一份管事的月例也是她们该得的。
您让我免了,她们是不能来闹老太太,也不好意思闹我,可别的不说,只四妹妹,至少会有三天不理我,说不得还会找我的茬,那最后倒霉的不还是我?”
“……你这个账啊……”
贾母被她逗笑了,“算的可真明白。”
尤氏大方,她也喜欢。
她一辈子荣华富贵,最看不得小气的人。
不管是邢氏还是王氏,其实都不得她喜。
可惜之前的大儿媳妇张氏倒是个好的,偏又去的过早。
“行了行了,老婆子也不能让你因为那几两银子,受一群小姑子的气。”
“噗,瞧您这话说的。”
尤本芳也笑了,“我听说赦叔和琏二兄弟,也还在处理那些抄来的产业?”
“是哩!”
贾母也没想到,那些人那么会攒,“难得你赦叔正经了这些日子。”
没天天喝酒搂小老婆了。
看着气色都好了许多。
“我查了我家这边的,能被那些人置办的产业,收益其实都不错。”
尤本芳道:“感觉卖了也挺可惜的。”
“卖不卖的,由你赦叔和琏二弟做主。”
贾母不放心她大儿子,但是对贾琏这个孙子还是很放心的,毕竟这孩子每隔几日还会过来,跟她和王氏汇报哪里哪里的多出的庄子,因为东府那边又赔给了原来的庄户,他们两家连着,不赔不好,但他们赔,又不能拿公中的钱,是以要卖其他一些没有纠纷的。
“我听说,你那边除了又还了庄户好些个田地外,连各地的铺子都还了几个?”
“是!”
尤本芳道:“那些东西,原本就是赖升和某些管事庄头,仗着我们家的势,硬欺来的。不还……看着是没问题,但良心上是有亏的,要是再倒霉点,被御使台的人盯上,连祖宗的脸面都丢尽了。”
贾母:“……”
她一下子庆幸自己支持了琏儿。
没听王氏和大儿子的。
也幸好,凡是王氏要干的,大儿子都要反对。
要不然,他们家这边,只怕也是不会还。
“除了那些,没有纠纷,好的产业我觉着吧,还是可以留的。”
尤本芳诚恳建议:“尤其这边府里,虽说暂时不分家,但等宝玉、环儿他们都大了,娶妻生子了,肯定还会有人搬出去的,到时候急买,反而不方便,还有可能更贵。
倒是现在,好些人家都在还国库欠银,不管是田地、庄子、铺子的价钱,倒都落了些,此时卖出,却是亏了。”
贾母:“……”
她心里很明白,自己在一日,这边府里是不会分家的。
但等她去了……
就大儿子和二儿子的样,只怕就要在她棺材前分家了。
唉~
她在心里叹了一口气,“说的也是,回头我跟你赦叔说说。”
“嗯嗯。”
尤本芳道:“我就是听说大兴那边的一个小庄子卖了,挺可惜的。”她想了一下又道:“妹妹们管家有模有样,其实吧,您不如把那些没有纠纷的产业,都要过来,看着让琏二兄弟和宝玉、二妹妹、三妹妹他们全都分一点。”
这?
这怎么行?
贾母哪里能同意?
“产业到了他们手上,由他们自己负责经营。别的不说,至少不会再像我们之前那样,被下人随便糊弄了。”
尤本芳道:“而且……,说句不当说的,此时分,还是政二叔这边占强些,毕竟赦叔那边加上琮弟,就三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