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府,在外奔波一天的蓉哥儿也踏着夜色赶回了家。
他拎着几样从百味斋买来的点心,亲自给尤本芳送了来。
“母亲,儿子今儿运气好,前礼部侍郎陈大人的两个儿子要回原籍,正在卖离铁槛寺往南十多里的一处庄田,那里上等田一百四十六亩,中等田三百一十亩,下等田四百九十八亩,还有两处山头和一大片竹林。”
蓉哥儿兴奋的很,“他家在竹林和山头的交界处,还建了两个大院子,儿子特意请了风水先生一起过去,风水先生说位置绝佳。”
“拿下了?”
尤本芳满是期待。
这些日子蓉哥儿和贾琏跑了不少地方,田地满意了,山头不好,或者山头好了,田地又太少,一直不曾定下来。
之前她不太急,但现在嘛,尤本芳觉得还是抓紧时间的好。
元春封妃了,而买祭田的银子,有一部分就是从王夫人那里抠出来的。
尤本芳担心再不把祭田定下来,那一位就要厚着脸皮,朝族里要这笔银子了。
“给了定钱,明儿和琏二叔说一声,再一起去衙门办个契书,差不多就行了。”
能在年前把这事定下来,他也算了了一件心事。
反正风水先生已经看过,在蓉哥儿看来基本是没问题了。
“……西府那边最近很忙,你琏二叔未必得空。”
尤本芳想了一下道:“你是族长,既然你觉得行,风水先生也看过了,就先买下来吧!”
“是!”
这一次,蓉哥儿没有犹豫的点了头。
京城周边的好庄子,都是可遇不可求的。
不抓紧时间办了,很容易出意外。
“西城新开了一家百味斋,里面的点心据说非常不错,儿子路过的时候,那里排了好长的队,这是我让双寿去买的,母亲您尝尝,要是喜欢,以后儿子常给您买。”
“是吗?”
尤本芳眼中闪过一抹惊喜,“给你自己留了吗?”
“留了,双寿还能忘了我吗?就是几位姑姑那里也都有。”
蓉哥儿笑得很开心。
给家人带点心,是一种特别新奇的体验。
期待、高兴、满足……乃至伤感俱有。
先生说,他是家里的男人,是顶梁柱了,继母和小姑姑在后宅,不能像他们男人一样动不动出去晃一圈,所以,他出门的时候,遇到那新奇的,好玩的,只要他觉得继母和小姑姑能用上,可能会喜欢,不要嫌麻烦,就带一份回来。
女人不管是老的,还是小的,都要宠的。
她们开心了,你的日子才会更好。
于是他就试了。
果然……
蓉哥儿没有忽略继母眼中闪过的那抹惊喜,也好高兴,什么时候继母都没忘了他,还问他给自己留了没。
他都大了,几样点心罢了。
蓉哥儿对这些小东西,其实不在意。
但是继母既然关心……
回到自己的院子,蓉哥儿拿起一块佛手酥,轻轻的放进嘴巴,感觉它的酥脆香甜时,整个人都洋溢着快乐。
此时,梧桐院的惜春,没想到天都黑了,大侄子还让人给她送了点心来,“他是才回来吗?用过晚膳了吗?衣服穿得可厚实?”
“回姑娘的话。”
蓉哥儿院里的钱妈妈忙道:“哥儿看好了一处祭田,回来就晚了,晚膳在外面用过了,您放心,您和大奶奶的叮嘱,奴婢们不敢忘,哥儿不管到哪,都带着两套衣裳呢。”
钱妈妈曾经是蓉哥儿母亲用过的小丫环,后来得罪赖升媳妇,嫁到了庄子上,如今好不容易又被选回来,自然是尽心尽力。
“那就好,不过他怎么会想起来,给我送点心啊!”
惜春其实高兴的很。
她还从来没有收过这样的礼物呢。
以前宝玉出去的时候,偶尔会带上几样好玩的,可也轮不到她什么。
惜春知道,三姐姐为了和宝玉拉好关系,常拿月钱出来,央他买这个买那个。
但是她做不出来她那样,就只能憋着。
没想到,才回家几天……
“那家百味斋是新开的,听双寿说,是哥儿看到好些人在排队买,就让他也去排队了。”
“那有没有多买些啊?”
惜春是主人,操心的很,“林姐姐是独一个人在这的,她那里若是没有……”
“都有都有。”
钱妈妈笑了,“哥儿让双寿买的多呢,从大奶奶到几位姑娘都有,回头看着喜欢哪一样,告诉一声,哥儿说,他还叫买去。”
“好!”
惜春满意了,她舍不得把她的点心分出去,如今都有了,她可以放心大胆的吃了,“入画,拿二百钱来,赏钱妈妈。”
“又费姑娘的赏,谢姑娘!”
钱妈妈福了一礼,这才拿着赏钱,高高兴兴的回转。
此时,蓉哥儿院里如她一般,往这边送点心的几个小丫环也都得了赏,林黛玉除了给赏钱,每样点心还都各拿了一块给送来的小丫环。
搬到这边后,虽然身子比前好了些,但这么晚了,她是不太敢吃点心的。
“姑娘,这荷花酥跟我们扬州的荷花酥好像,您尝一点儿。”
雪雁看到曾在扬州家里吃到的荷花酥,高兴不已,忙拿了一块递过来。
“既然都叫荷花酥,那自然是大差不差的。”
黛玉就着她的手,咬了一小口,旋即眼中迸发出惊喜,“果然,连味道都差不多。”
说不想家,那绝对是假的。
外祖母再疼爱,也有照看不到的地方,尤其那府里还是二舅母当家。
虽然她看着很是慈爱,但有时候,黛玉就是感觉不怎么好。
幸好这家里除了外祖母,还有姐妹们相伴,几位嫂嫂照顾。
“别愣着了,紫鹃,你们都尝尝!”
于是大小丫环们和管事婆子,甚至洒扫婆子们,都各得了一块或半块点心。
紫鹃心细,每样点心都给林黛玉留了两块。
但哪怕如此,邀月苑里也是一片和乐。
……
腊月二十八,晴!
一大早的,荣国府那边又热闹了起来。
一些族人甚至连早餐都到这边府里吃。
若不是快过年了,装病不好,尤本芳都想告个病。
不过,虽然不能告病,她借着要管家理事,打发来催的平儿,又打发来催的玉坠儿,硬生生的等到用过午膳才过去。
可惜,催的太紧,要不然,她高低得小睡一觉再过去。
此时,荣国府的内院、外院,两个戏班子的戏都已经唱过几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