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
林黛玉从来没看到二舅母对她笑的如此灿烂。
她进京差不多半年了,二舅母看着好像对她事事妥帖,可那种妥贴里不知道为什么,总让她感觉很别扭。
这种别扭在初入贾府时就有了。
她第一次去荣禧堂拜会二舅舅和二舅母的时候,跟在大舅舅家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虽说大舅舅也没见她,但是不会说话的大舅母异常热情。
可她去荣禧堂时,在东房门吃了半盏茶以后,金坠儿才引她去见二舅母。
当时二舅母还坐在西边下首,见她去了,却往东让。
但自古东为上……
林黛玉按下心中的翻涌,在大家的说笑声中,又参观完邀月苑的其他地方,这才去四妹妹惜春所在的梧桐院。
梧桐院里,真的有一株梧桐树。
高大的挺拔,虽然现在已经没有几片叶子了,但惜春听说这棵树是祖父小时候亲自种下,马上就喜欢了。
“快看,这树上还有一个鸟窝。”
“这上面住的是喜鹊。”
尤本芳笑向自家小姑子,“昨儿我和你二嫂子才看到过。”
“可不是!”王熙凤四处找鸟,“这一会不见了,应该是出去觅食了,四妹妹以后常在廊下或者树下,撒上几粒米,大概就能常见了。”
“嗯嗯!”
惜春大力点头。
尤本芳摸摸她的小脸蛋,“屋里的摆件、书画什么的,你要是不喜欢,就自己到库房里换。还有你林姐姐、二姐姐和三姐姐那里的东西也是一样,钥匙就放在你的妆匣里,回头,你自己看着弄。”
“我知道了。”
惜春挺了挺自己的小胸脯,“谢谢嫂子。”
“乖!”
尤本芳笑着捏了捏她的小手,朝贾母道:“老太太,您对这院子还有印象吗?”
“怎么没有?”
贾母笑,“这边的梧桐院,那边的育风阁、美琅馆,当年啊,都是仿金陵老家那边的园林建的。当初啊,午后无事,我和你太婆婆就这边逛逛,那边逛逛。”
那是难得的休闲时间。
如今回想起来,也特别感慨。
这一个又一个院子,原是备给后世子孙的。
谁知道宁国府一连几代都只单传。
想到这里,她对这边仅剩的三个人又多了些怜惜。
“你二妹妹和三妹妹是住育风阁和美琅馆吗?”
“是呢。”
尤本芳笑,“老祖宗,我们再往那边走走,等全逛完了,妹妹们也好搬家。”
“可不是,换成我都要急坏了。”
王熙凤扶住贾母的时候,朝几个小姑子眨了眨眼睛。
一群人紧跟着又去逛了育风阁和美琅馆,此二处隔河相对,中间连着小小的石拱桥,不过育风阁有个二层小阁楼,也不知当初建它的人是怎么算的方位,开窗风自来。
是夏日乘凉的不二之所。
探春一见便喜欢了,当然,她也喜欢没有隔断的敞间。
迎春倒是更喜小河对岸的美琅馆,那里种了许多花草,一盆盆的摆在长廊之中,春夏秋冬,你方开罢,我上场,看着就让人心情好。
她们选好了地方,也差不多快到午时了,尤本芳请贾母等人再入花厅,一起吃了午饭方才罢了。
不过,她们事了,林黛玉以及三春却忙了起来。
她们忙着熟悉自己的院子,忙着把常用的惯常东西,摆到顺手的地方,忙着认识院里的婆子、丫环,分派大家的住所。
这边林黛玉才刚给紫鹃、雪雁分派好两人间,那边贾母又派鸳鸯领了两个婆子,送了一小箱铜钱并一些玩物来。
“这铜钱大嫂子也给备了呢。”
黛玉知道,这是给她们赏下人的。
“大奶奶是个心细的。”
鸳鸯笑。
大奶奶能给林姑娘备下一箱铜钱,想来,二姑娘、三姑娘那里也是同样。
“老太太说,姑娘若是睡不惯,可随时回去。”
“我知道的。”
黛玉站着回答,又命紫鹃给了赏,才看着她离开。
此时,她却不知道,被王夫人借贾琏绊住,中午都没回的宝玉,这一会正急吼吼的收拾书本,要回家看迎春三人的搬家情况。
她们的先生给放假了,可恨,他没家可搬,先生该上的课一堂也未落下。
“二爷,慢点,不能跑呀,摔着不是玩的。”
茗烟抱着他的书本紧跟在后,但哪里就追得上?
好在王夫人早防着了,派了王坠儿,连带着袭人都等在二门处。
看到宝玉往这边跑,连忙接住。
“二姐姐和三妹妹、四妹妹都搬走了?”
看到她们,宝玉才停下脚步,一边喘着气,一边问最关心的。
“都搬了。”
袭人道:“明儿不是还能见吗?”
“二爷!”
玉坠儿行了一礼,“太太让您到荣禧堂写大字呢,昨儿老爷没来得及看您的大字,但今儿晚上是必要看的。”
宝玉:“……”
他往荣庆堂的脚步不由一顿。
他天不怕地不怕,就怕他爹看大字问功课。
“二爷,您前些日子欠的大字都没写完呢。”
袭人看他一下子垂头丧气起来,也是无奈,但只能劝着,“昨儿虽然补了些,但到底不够。”
林姑娘也搬走了。
二爷要是知道了,只怕还得闹。
不过,搬走是好事。
林姑娘小性的很,嘴上又不饶人,哪天都要跟他们二爷拌上几句嘴,每次都要二爷不停的赔不是才罢。
袭人很看不惯她这一点。
“那就快点吧,太太等着呢。”
玉坠儿接住茗烟抱的书本,也催了一句。
宝玉没法子了,只能脚步一转,往荣禧堂去。
不过,越想越难受,“她们都搬走了,林妹妹呢?”
宝玉怀疑林妹妹在哭,“林妹妹现在如何了?”
袭人:“……”
玉坠儿:“……”
两人对视一眼,袭人道:“今天一早,老太太、太太们就带着几位姑娘一起去东府了,林姑娘可能也在帮着三位姑娘搬家,我来的时候,没见着她。”
“那你去看看林妹妹在做什么。”
宝玉吩咐袭人,“告诉她,我晚上再陪她说话。”
再写大字,饭也是要吃的。
宝玉决定写快点,早点回荣庆堂陪林妹妹。
“……快去写字吧!”
袭人无奈,只能含糊应了一声。
这一日,王夫人便看到她儿子宝玉写的大字,又快又好,他哥哥贾珠在这个年纪,字虽然也写的很好了,却没这么快。
说不欣慰那是假的。
大儿子十四岁就考中了秀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