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很气!
说俭省的是父皇,但事实上真正俭省的是他们夫妻。
他从不敢让老头子俭省。
陈太妃过生日,是她自己说要听太上皇的话,俭省一点儿,然后他们夫妻实诚,就俭了那么一点儿,结果就是他们夫妻被骂得狗血淋头。
想到老头子那天还罚他跪了好一会,顺昌帝就想拿刀砍个人。
“想什么办法?典房子、庄田吗?”
老丈人是个穷京官,皇后嫁给他的时候,一家子在京城还租房子住。
“省省吧,我们办得再好也没用。”
所谓的家宴就不是用来吃的,都是用来演戏的。
他父皇在演,他在演,兄弟们也在演。
就是小一辈的侄子、侄女们都开始演了起来。
顺昌帝把儿子递给奶嬷嬷,“就这样吧,反正总要挨骂的。”
他都被骂习惯了。
“随他们怎么弄,我们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了。”
名份早定,老头子再后悔也没用了。
顺昌帝也知道,他爹要名。
史书上的好名声,对他老人家来说,可比什么都重要。
只要他稳得住,兄弟们再跳脚也没用。
这一点,顺昌帝早就看透了。
“甄太妃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办,反正我俩都是穷人。”
不过再不好,也比灾区那些卖儿卖女的灾民好。
私心里,顺昌帝其实也希望老头子能认清事情的本质。
他嫔妃少,加一起五个手指头都能数得来。
宫里属于他这边的花销真的不多。
倒是老头子那里……
顺昌帝在心里叹了一口气,“算了,不说这事了,帮朕揉揉吧,脑袋又疼了。”
“您呀~”
皇后知道皇帝也就嘴上在给她和自己开解,事实上,跟她一样,都怄的不行。
“看看我们的煜儿,也当好生保养自己。”
夫君自从当了皇帝,白头发都多了好些。
皇后在心里叹气,正要再说什么,太监罗宝就满脸喜意的匆匆跑了进来,“皇上,大喜啊!”
什么大喜?
皇帝蹙眉看向自己的贴身大伴。
“皇上,贾家还库银来了,整整三十万两,如今正由户部值守的官员清点入库呢。”
什么?
顺昌帝一下子站了起来,“是……宁国府、荣国府的那个贾家?”
朝中的欠钱大户就是这些开国功臣之家。
只是他们欠的钱大都是因为他父皇。
如今贾代善都死了,他们家还能还银子?
“是!”罗宝笑着道:“正是他们家。”
顺昌帝:“……”
“他们家……是有什么事吗?”
皇后看到皇帝又蹙眉了,忙问一句。
“奴才听说,他们家最近发了一笔大财。”
这事儿,可以说满京城的人都知道了。
罗宝道:“那宁国府的小爷贾蓉,在他父亲去后,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发作他们家的管家,生生的在那管家家里,抄出了十多万两白银。然后陪同他抄家的荣国府贾赦,也怀疑了他们家那边的管家……”
说到这里,他还笑了,“娘娘不知道,这两府的管家,还都出自同一家,都是一样的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