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陛下大喜(1 / 2)

“你想如何?”皇帝十分艰难才再退一步。

郭妡道:“妾身不敢向陛下提要求。但妾身有几个假设,想请陛下参考。其一,妾身若入赵王府,甚至若有造化……那么,妾身万一有子嗣,当如何自处,女子弱为母则刚,位卑岂能拦住妾身去争?

其二,妾身为赵王媵妾,依附殿下,再无独立的身份,那么将来无论赵王与谁争,妾身可还立场站在公正公道的位置劝谏殿下?即便有,殿下可会听?

其三,如今陛下不立储,却未必不知诸王皆在朝中结交朋党,陛下自是千秋万岁,乾纲独断,但下一任君主,无论是谁,都有一大堆位极人臣的从龙功臣,届时,皇权可还能压制臣下?”

说到第三点,皇帝已想呵斥她放肆,却到底没出声,沉默听她说完。

听她一个字不提他的馊主意,却句句把他的馊主意贬得一文不值。

皇帝握拳,已经没处找场子似的,“你说你对赵王动情,朕赐你圆满岂不合宜?”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郭妡直接话赶话接上。

皇帝瞪着她,开启一阵头脑风暴,准备再想一个主意。

郭妡静静等着,要她说任何对自己前程有利的主意,皇帝都要怀疑前面那一大堆话,是她巧言令色谋求活路。

所以她必不可能说的,只会引导皇帝自己想。

世上问题的解决方案,利他性永远比利己性更容易让人接受。

皇帝早已听进去那些利他,利他儿子的条件。

剩下的怀疑,只能他自己去解。

就是膝盖有点撑不住。

殿中安静片刻。

殿外,昭阳宫来人,“陛下大喜!皇后贺陛下大喜!”

皇帝自沉默里醒来,极目眺望一眼。

他最疼爱的儿子还在武德殿关着,另一个儿子如眼前人所说被赶出长安,这里又有一个刺头,边境还在对峙。

哪里有喜?

皇帝朝戴胜使了个眼色。

戴胜将人领进来,正是皇后跟前的昭阳宫大监汪隆。

进来看到郭妡,装作一愣。

脚步顿了顿才疾步上前,绽着满脸喜气。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掖庭宫良家子崔氏诊出喜脉,与彤史进御时间核对,皆能对上!皇后特派奴婢向陛下报喜,奴婢紧赶慢赶来领赏,没想到,郭宫令还跑在前头!”

这消息当真是大喜啊!

皇帝猛地站起来,朗声大笑。

宫中九年未有嫔妃怀妊,自掖庭宫良家子交由尚仪局统管后,才半年不到,就有这天大的喜事发生!

这是证明他还年轻啊!证明他还年富力强啊!

明日早朝,群臣知道这消息后,还有人敢逼他立太子吗?

皇帝志得意满,乐得拔腿就走。

路过郭妡时,垂眸,她身为掖庭令能不知道此事?

她为何隐瞒不报?甚至快被赐死,还不拿此事来博取一线生机?

只要他龙心大悦,未必不会想给她记一功,因此放她活路。

所以,她瞒着究竟想做什么?

而汪隆的话……

皇帝笑意淡却几分,郭妡被捕,他并未找借口遮掩。

才一晚上过去,宫中也并非所有人都知道消息。

不知道消息的人里,又肯定不包括皇后。

毕竟清早崇安就来过。

崇安见不到人,能找的帮手就只有皇后。

皇帝一瞬间明白,皇后这是在跟他装相,要她跟前的人呢。

可话没掰扯清楚,赵王那里的嫌疑也未洗脱。

哪怕眼前人说赵王出资做了不少善事,意为疑似将泷州赃款都还予了西南百姓。

可不经朝廷,不告知他,就是有错!

眼前人也还有一堆疑点在身上,岂能轻放?

皇帝道:“义宁乡君书法清隽,康睿皇后冥诞将至,朕令其在弘泽寺藏经阁为康睿皇后抄经百卷祈福,待此事毕,再将人还予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