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执念当铺 > 第470章 山神的寂寞

第470章 山神的寂寞(2 / 2)

“这是……”老山神瞪大了眼睛,他守护了千百年的景色,此刻以另一种形式呈现,竟让他感到一丝陌生而又亲切的悸动。

“此为‘幻梦织景’,”织梦娘解释道,“晚辈可将您山中四季美景,以此法记录下来,制成一种……嗯,类似于人间‘影戏’的幻象。

然后,我们可以将这些‘影戏’,带到山外那些城镇的‘社区’之中,播放给人们观看。”

织梦娘眼中闪着光:“让那些久居城市的人们,看看您守护的山水有多么壮丽,让孩子们的眼中,重新映出山峦的影子。

他们虽不能亲身前往,但通过这些影像,便能感受到山的呼吸,林的静谧。

当无数向往和赞叹的目光,透过这些影像,投向您的山林时,那就不再是寂寞了。”

织梦娘的话语,如同在山神沉寂的心湖中投下了一颗石子,漾开圈圈涟漪。

他怔怔地看着织锦上流动的山色,仿佛看到了另一种可能:他的山,他的林,并非被遗忘,只是以另一种方式,被更多的人看见、记住、甚至渴望。

“让……让人们看到?”山神喃喃道,掌心那团代表守护之力的青光,似乎也随着他心绪的波动而明亮了几分,“即使……他们不来?”

“是的。”织梦娘肯定地点头,“看见,即是连接。

赞叹,即是回响。

当人们的心神因您的山林之美而触动时,那份无形的念想,便会跨越时空,汇聚成新的‘愿力’,滋养您的神格。

这何尝不是一种更深、更广的守护呢?您守护的,不再仅仅是山中的一草一木,更是无数人心中的一片净土,一份对自然的向往。”

山神沉默了,他低头看着掌心青光中倒映出的、织锦上的流动山景,又抬头望向窗外遥远的山脉轮廓。

许久,他脸上的落寞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豁然开朗的明亮。

他缓缓收拢手掌,那团守护之光重新融入他的神体,非但没有减弱,反而因为这份新的领悟而变得更加凝实、温润。

“老夫……明白了。”山神的声音恢复了往日的沉稳,却多了一丝暖意,“守着空山是寂寥,但若此山能成为万千人心中的风景,便是无穷的热闹。小姑娘,多谢你点醒老夫!”

他转向我,深深一揖:“掌柜,此番典当,作罢!老夫这就回去,好生打理山中景致,静候……静候诸位将山中风光,带与世人欣赏!”

老山神来时的沉重步伐变得轻快了许多,他大步流星地离开了当铺,身影消失在巷口,仿佛已迫不及待要回去妆点他的山林,迎接那些即将到来的、无数道向往的目光。

织梦娘则开始着手准备,将山神的寂寞,转化为一场场惊艳的视觉盛宴。

数日后,附近城镇的社区活动中心里,人们通过织梦娘特制的“幻梦织景”设备,沉浸式地领略了那座“寂寞”神山的四季之美。

惊叹声、赞美声不绝于耳,孩子们睁大了眼睛,指着幻影中的飞鸟和小鹿兴奋不已。

无数份对自然之美的惊叹与向往,化作无形的愿力,跨越虚空,汇入那座山脉。

山中,老山神立于峰顶,感受着那虽遥远却真切温暖的“回响”,抚须而笑,寂寞一扫而空。

他的守护,有了新的意义。

账册上,墨迹浮现:

“录,山神典当‘守护之力’以避寂寞。织梦娘制幻梦织景,引山外目光,化寂寥为共鸣。守护之责,岂囿于形?心向往之,即是归途。”

这笔未曾发生的典当,让一位古老的神明在新时代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执念驿灯的光芒,不仅照亮个体的归途,也照亮了连接传统与现代、自然与文明的桥梁。

山,还是那座山;神,却不再是寂寞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