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已是一介普通农户的李老汉。
提起祖上旧事,李老汉唏嘘不已,从祖祠中取出一只布满灰尘的木匣,里面竟珍藏着几封泛黄的书信和一枚褪色的香囊——正是当年芷兰格格与书生的定情信物!
“祖上临终前念念不忘,说辜负了格格,此生憾事……”李老汉叹道。
我们带着书信和香囊回到当铺。
是夜,月华如水。
我将血玉镯置于院中石桌,旁置书信香囊,与沈晦、玄夜、苏挽一同,以温和的灵力引导,诵读往生咒文,并将书信中的悔恨与情意,香囊中的相思,化作一缕缕安抚的意念,缓缓渡入玉镯之中。
起初,玉镯红光大盛,发出呜咽之声,院中阴风阵阵。
但随着咒文深入,那红光渐渐变得柔和,呜咽声转为低泣,最终,一道模糊的、穿着红衣的女子虚影从玉镯上浮现。
她看着桌上的书信和香囊,伸出虚幻的手,轻轻抚摸,泪如雨下。
良久,她对着我们盈盈一拜,身影渐渐淡化,化作点点荧光,消散在月光中。
玉镯上的血色尽褪,恢复成一块温润无瑕的白玉,只是内里多了一丝若有若无的灵韵。
顾文渊手腕上的红痕也随之消失,他对着白玉镯深深一揖,将其好生供奉起来,不再视作玩物,而是作为一段历史的见证。
往生簿上,关于此事的记录旁,浮现出一只褪去血色的玉镯图案,旁注:
“物老成灵,非为妖异。情丝缠绕,执念难消。解铃还须系铃人,缘起缘灭终有期。古玩有灵,贵在通其性,安其魂。”
经此一事,顾文渊成了当铺的常客,时常带来一些有“故事”的古物,请我们“品鉴”。
执念当铺,倒似多了几分古玩鉴心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