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蒂莲通阴阳,竟成了传递思念的桥梁。
然人鬼殊途,长此以往,妇人阳气受损,守土灵亦会魂体不稳。
“典当……‘阳寿三载’。”妇人再次前来,面容憔悴却目光坚定,“换常伴夫君身侧,哪怕为鬼为灵。”
------
午时,灵犀逆缘
我们未接典当。
沈晦以铜钱推演,发现守土灵所在边关竟有一株“同根沙棘”,与并蒂莲本源相通。玄夜裁月色为镜,映出边关景象——大漠孤烟,残阳如血,守土灵的身影在风沙中若隐若现。
“或许不必典当阳寿。”我引和光剪金线,刺入并蒂莲根茎。
莲身剧颤,红白双色光芒交汇,沿着地脉直溯千里,竟在边关沙棘丛中绽开一朵虚幻的并蒂莲影!
守土灵之魂被莲影吸引,融入其中,沙棘果瞬间饱满如珠,流转着温柔光泽。
我们取沙棘果送回,交予妇人:“此果乃守土灵念力所化,服之可见其境,却无损阴阳。”
妇人将信将疑吞下果肉,眼前顿时浮现边关景象:丈夫身影巍然,守护着城池百姓,眼中虽含思念,却带着无悔的坚毅。
她泪流满面,却不是悲伤,而是骄傲与释然:“原来……他未曾离去,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守护。”
她将剩余沙棘种于冢旁,浇灌以泪。
数日后,沙棘破土,与并蒂莲根茎相连,红果如玉,蕴着边关风沙与守土之志的苍劲气息。
并蒂莲与沙棘共生,冢前气息愈发玄妙。
*相思者抚莲可见所念之人安好。
*守家者抚棘可感边关安宁。
二者相辅相成,成了家国情怀的寄托。
妇人不再哭泣,成了守冢人,为来往祈愿者讲述莲与棘的故事。
守土灵感知妻子安好,执念化解,灵力反增,边关风调雨顺,战事渐息。
往生簿添了新页:“儿女情长,家国天下。执念可化,大爱无疆。”
------
酉时,余荫千秋
多年后,妇人寿终正寝。
她葬于同心冢旁,墓前并蒂莲与沙棘缠绕共生,花开不败,果落新生。
有人说夜半常能看见一对身影携手立于冢前,一者温柔,一者英武,守护着这一方安宁。
------
戌时,缘起不灭
如今同心冢已成胜地。
*新婚夫妇来此祈愿,摘莲瓣棘果共食,以表同心同德。
*将士家眷来此寄托思念,得一份心安。
甚至史官都来此记录,称其为“情义冢”。
往生簿上,绣娘与守土灵的名讳并列,笼罩在莲与棘的柔和光影中。
------
后记
孟婆取沙棘果调汤,饮者皆见家国故土,方无憾轮回。
画师将莲棘共生景绘成图,献于边关,士气大振。
而执念当铺的“缘”柜里,并蒂莲与沙棘果常新,专慰相思与守候之人。
孟婆取莲藕熬汤,饮者皆见一生最美时刻。
胡离常偷摘莲蓬,说莲子比蜜甜。
而执念当铺的喜柜里,多了套无形的嫁衣,专慰未嫁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