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河下游的荒滩上,不知何时出现了一座小屋。
它由漂流木、褪色的布条和破碎的瓷器搭建而成,看似摇摇欲坠,却能在冥河的阴风中巍然不动。
屋门口挂着一盏小小的油灯,灯焰是一种执拗的暖黄色,照亮门前一小片土地,土地上竟稀稀拉拉长着几株嫩绿的草芽——这在冥界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
更奇的是,凡是心有未了牵挂、尤其是思念至亲的魂灵,都会不由自主地被这座小屋吸引,徘徊在周围,仿佛能从那里得到一丝虚幻的慰藉。
“是‘思念之屋’。”时官翻阅悯世册,神色复杂,“由极其纯粹强大的执念凝聚现实与冥界的碎片而成。
看这屋子的气息,核心执念是‘等待’。”
我们靠近小屋,听到里面传来轻柔哼唱摇篮曲的声音,那声音带着一种穿透时空的疲惫与温柔。
镜渊之力缓缓探入,我看到了一位母亲的身影。
她穿着早已过时的粗布衣裳,怀中紧紧抱着一个褪色的襁褓,一遍遍哼着歌,目光始终望向冥河通往人间的方向。
*她叫秀娘,生前儿子被征夫,约定战后归家。她等了一生,至死未等到。
*死后魂灵不散,执念不灭,竟在冥河畔聚集了同样等待的魂灵碎片,筑成了这座小屋。
屋内的“时间”几乎凝固在她等待的岁月里,外界片刻,屋内可能已重复了无数次期盼与失望。
“她的执念太纯粹,已经扭曲了这小片区域的法则。”玄夜的黑袍拂过门楣,“等待的魂灵在此得到安慰,但也可能永远沉溺于此,错过轮回。”
------
午时,屋聚孤念
我们发现,小屋的力量正在缓慢增强。
不仅仅是等待亲人的魂灵,那些等待承诺、等待答案、等待救赎的魂灵,也纷纷受到吸引而来。
屋子的规模渐渐变大,增加了小小的院落,甚至出现了一盏永远不会熄灭的指引灯。
聚集的魂灵们无声地交流着彼此的等待,他们的执念交织在一起,让小屋的存在愈发稳固,几乎要成为一个脱离于冥界规则的小小“净土”。
然而,这种汇聚并非没有代价。
*小屋抽取着每个停留魂灵的执念之力,停留越久,魂体越发虚弱,记忆也开始模糊,只剩下“等待”这个核心念头。
*秀娘的身影反而越来越凝实,她怀中的襁褓甚至偶尔会动一下,发出细微的啼哭——那是由无数等待母亲的思念凝聚成的虚幻之婴。
再这样下去,小屋将成为吞噬执念的黑洞,所有被困其中的魂灵都将化为秀娘执念的养料,永世不得超生。
“必须与她沟通。”我深吸一口气,推开那扇吱呀作响的木门。
屋内时间果然凝滞,空气沉重得如同浸水的棉絮。
秀娘对我的到来毫无反应,依旧哼着歌,望着远方。
我没有试图强行打断,而是取出和光剪,轻轻剪下一段金线,在她面前的地上铺开一片微光的涟漪。
涟漪中映出的不是景象,而是感受——她儿子在远方战场对她的思念,他受伤时喊出的“娘亲”,他最终闭上眼时遗憾的叹息……
秀娘哼歌的声音停下了,她缓缓低头,看着那片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