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后宫不干政(2 / 2)

裴明膝行几步,额头抵着地面:“老臣一时糊涂犯了错,可终究是裴家的人,您不能眼睁睁看着老臣流落街头啊!”

“娘娘,臣与令尊是同年进士,当年您父亲还说……”

“娘娘,臣的妻子是您母亲的表妹,论起来,您该叫臣一声表姑父啊!”

亲情、旧恩、裙带关系……种种说辞层出不穷,裴嫣静静听着,指尖在膝上的帕子上轻轻摩挲。

待哭声稍歇,她才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诸位大人,你们与裴家的交情,嫣儿记在心里。我也曾听父亲说过,当年我家道中落,裴三叔曾送过三石米,李大人的父亲曾为我延请名师,这些恩情,裴家从未忘记。”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语气陡然转沉:“可国法不是私情能抵的。诸位为何被革职,心里比谁都清楚,裴三叔虚报漕运损耗三千石,导致北疆军粮短缺;李大人在任时,纵容家奴强占民田二十亩,逼死了一家三口;表姑父更不必说,借着修驿道的名义,贪污白银五千两,那些钱财,本该用来给边军做冬衣。”

每说一句,地上的官员便瑟缩一下,裴明的脸涨成了猪肝色,嗫嚅着说不出话。

“你们说,这些错,是‘一时糊涂’就能揭过去的吗?”

裴嫣的声音里带着痛心:“陛下裁冗官,不是为了苛待谁,是为了让国库的银子能真正用到百姓身上,用到边军身上!你们拿着这些昧心钱时,就没想过云州的士兵在寒风里穿单衣,山西的流民啃树皮吗?”

一位官员不服,梗着脖子道:“娘娘息怒!可齐朝文穆姚皇后,不也提拔了自家宗亲吗?她的姐夫任吏部尚书,父亲任太傅,齐兴帝不仅不怪,还说她‘举贤不避亲’!娘娘辅佐陛下开国立业,难道连这点权力都没有?”

“文穆皇后是千古贤后,我不敢比。”

裴嫣坦然道:“但我知道,她提拔的姐夫,是当年科举的状元,在地方任上政绩卓着;她的父亲,是辅佐三朝的老臣,更是住齐兴帝登上皇位的关键人,制定的税法让齐朝国库充盈。这些人,是因才得位,不是因亲得位。”

她看向裴明,眼中满是失望:“三叔,您掌管仓库时,连账册都算不清,若不是靠着裴家的名声,怎能坐上员外郎的位置?还有表姑父,您除了会喝酒玩牌,可曾为百姓办过一件实事?”

“你们说我有开国之名,可这开国之功,是陛下在每一次冒死之中拼出来的,是张相国、刘积将军这些忠臣舍命换来的,与我裴嫣无关。我能坐上皇后的位置,已是叨天之幸,怎敢再以私情乱国法,而且后宫不干政,你们若是真想重返旧职,便应该做出点实绩给陛下看,而不是来求我一个后宫的妇人?”

最后一句话掷地有声,偏殿内鸦雀无声。官员们面面相觑,那些准备好的求情说辞,此刻都堵在喉咙里,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他们从未想过,这位素来温婉的皇后,说起话来竟如此字字铿锵,句句在理。

裴嫣站起身,居高临下地望着他们:“国法面前,人人平等。你们若真心悔改,不如回家好好反省,将来若有机会为百姓做事,再将功补过。若再纠缠不休,休怪我以‘骚扰宫禁’为由,奏请陛下处置。”

说罢,她转身离去,石青色的裙摆在地面划过一道利落的弧线,没有丝毫留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