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重定法律(2 / 2)

白洛恒的目光扫过阶下:“前楚之所以覆灭,除了苛政,便是这残酷的律法,失了民心,失了天下!”

他顿了顿,语气愈发坚定:“朕决定,废除前楚律法,重新制定《隆宣律》!”

“隆宣律?”众臣低声重复,眼中满是惊异。

“对,隆宣律。”

白洛恒点头:“这部律法,要宽容从简,废除株连之罪,除非谋反、叛国等重罪,否则一人做事一人当;要削减刑罚,废除腰斩、车裂等酷法,重罪可处绞刑,轻罪以罚银、劳役替代;要明确百姓的权利,邻里纠纷、轻微偷盗,由里正调解即可,不必动辄入狱。”

他看向萧澈:“萧爱卿,你精通律法,又向来主张宽政,这部《隆宣律》,便由你牵头制定。”

萧澈心中一震,躬身道:“陛下,律法乃国之根基,牵一发而动全身,臣恐难当此任……”

“你能当。”

白洛恒打断他:“朕知你曾编撰《楚律考》,对前楚律法的弊端了如指掌。朕要的,不是一部严苛的刑书,是一部能让百姓安心、让天下归心的法典。你可联合刑部、大理寺的官员,再邀请几位饱学之士,务必在半年内完成。”

“臣遵旨!”萧澈深吸一口气,眼中燃起斗志。这部律法若能成功,必将载入史册,成为大周长治久安的基石,楚平帝时期,他曾与众文官联合制定新的楚律,不过当时,楚平帝一心为了树立朝廷威严,以及消除自己得位不正的谣言,制定了许多残酷的律法以及刑法,看见许多无辜的大臣以及平民遭此律法的牵连伤害,一度无比十分自责,楚平帝此人又沉迷于歌舞酒宴,不善人劝谏,好在如今自己有机会亲手结束自己曾经造下的罪孽……

“陛下!”

户部尚书出列担忧道:“废除株连、削减刑罚,会不会让百姓觉得朝廷法纪松弛,滋生犯罪?”

“法纪不在于严苛,在于公正。”

白洛恒道:“百姓怕的不是刑罚,是冤屈。只要律法公正,赏罚分明,哪怕刑罚从轻,也能震慑宵小。况且,朕要的不是让百姓怕朝廷,是让百姓信朝廷。”

他看向众臣:“诸位记住,新朝的气度,不在刀光剑影里,在宽容公正中。前楚用酷法压了百姓百年,朕要用宽律暖他们的心。”

张迁出列附和:“陛下圣明!近日朝中的将军操练骑兵,见军中也多有因小事受罚者,若《隆宣律》能推行,军中律法也可参照修改,必能提振士气!”

“准。”

白洛恒点头:“军中律法也由萧澈一并考量,务求军法严明,却也不可失之苛酷。”

朝会散去,众臣走出通天殿,议论纷纷。有人赞帝王仁厚,有人忧律法过宽……

立政殿内,萧澈捧着白洛恒亲拟的《隆宣律》大纲,指尖微微发颤。

大纲上只有寥寥数条,却字字千钧:“民为邦本,法为民纲;宽则得众,严则失心;罪止其身,不连其族;罚当其罪,不失其度。”

“萧爱卿,”

白洛恒递给他一杯热茶:“这部律法,难在平衡。既要宽容,又要威严;既要革除旧弊,又要让百姓适应。你放手去做,若有阻力,朕为你撑腰。”

萧澈接过茶盏,躬身道:“臣定不负陛下所托。只是……前楚旧臣中,有位叫沈明砚的,曾参与修订《楚律》,后因反对酷法被罢官,隐居在建安城郊。此人精通律法,若能请他出山,事半功倍。”

“准。”

白洛恒笑道:“只要是人才,不论出身,朕都能用。你去请他,就说朕要编一部能让天下人睡得安稳的律法,请他助一臂之力。”

萧澈领命而去,殿内只剩下白洛恒与案上的舆图。

他望着漠南的方向,又看了看案角的《隆宣律》大纲,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北伐燕然,是为了守护江山,制定新律,是为了稳固民心。一武一文,一刚一柔,方能撑起这大周的万里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