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句话像重锤砸在杨显心上。
他想起营中那些跟着自己出生入死的弟兄,想起他们家中的妻儿,眼中的犹豫渐渐被决绝取代。
“好。”他深吸一口气,指尖在“外门”二字上重重一点。
“你去安排,让弓弩手今夜三更前到位,箭镞上都抹上麻药。记住,要活的,死的楚洪,可不如活的值钱。”
周平领命而去,帐内只剩下杨显一人。他重新拿起酒壶,却发现手抖得厉害,酒液洒了满襟。
三更的梆子声从远处传来时,杨显已站在西门城楼之上。
夜色如墨,城外的密林里鸦雀无声,只有风穿过树梢的呜咽。他裹紧了身上的披风,却仍觉得寒意刺骨。
“将军,来了。”周平的声音在身旁响起。
杨显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密林边缘忽然亮起一串火把,像一条蜿蜒的长蛇,正缓缓向城门靠近。
马蹄声细碎而急促,显然是轻装疾行。火把的光晕中,隐约能看到为首的那人身形佝偻,正是楚洪。
“多少人?”杨显低声问。
“看火把数量,约莫三千人。”
周平道:“与咱们预想的一样,都是残兵,甲胄不全,连旗帜都是破的。”
杨显的心稍稍安定。他清了清嗓子,对着城下喊道:“是楚郡王吗?暗号?”
城下传来楚洪沙哑的回应:“天凉好个秋。”
暗号无误。
杨显对身旁的士兵使了个眼色,沉重的外门“嘎吱嘎吱”地缓缓打开,露出一道仅容两骑并行的缝隙。
楚洪勒住马,在城外停了片刻,似乎在观察动静。
良久,他才对身后的人挥了挥手:“前锋跟我进来,其余人在外等候。”
三百名骑兵簇拥着楚洪,小心翼翼地穿过城门缝隙,进入瓮城。
楚洪抬头望向城楼,火把的光映出他脸上的疲惫与警惕:“杨显,你倒是比我想的……更有胆识。”
“郡王说笑了。”杨显强压着心跳,尽量让声音听起来平静。
“事不宜迟,郡王先进内城歇息,属下再安排后续的人入城。”
楚洪冷笑一声:“不必了。让你的人把内门也打开,我要亲眼看着我的人踏入建安城。”
杨显的心猛地一沉。这老狐狸果然多疑。
他对周平使了个眼色,周平悄然退到箭楼旁,做了个“准备”的手势。
“郡王既如此说,那便依郡王的。”
杨显朗声笑道:“来人,开内门!”
内门的绞盘开始转动,沉重的木门缓缓打开。